→以往各期

Literature Information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图书馆选编

           总第52期       2006年第6期                        2006年10月编印

          

本期要目:

 

★构建和谐社会:解放思想的伟大成果

★自学考试瞄准新农村建设

★南京三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

★江西财大实施干部轮岗制

★北京联合大学靠特色求发展

★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建设改革初探

★关于高职院校文科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

 

文本框: 报 刊 信 息

●构建和谐社会专题

新意扑面而来

——聚焦六中全会《决定》中的新观点新举措

邹声文   张宗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引亿万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纲领。细读16000多字的《决定》全文,可以感觉到种种新意扑面而来——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决定》中的这一判断,深刻揭示了社会和谐与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决定》中的两个“前所未有”,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形势的把握更加准确、更加科学。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决定》第一次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与奋斗目标的有机统一。

    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决定》中的两个“更加注重”,表明我们对区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更加重视,提出的政策措施也将更为有力、更有针对性。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决定》中的这一表述,旗帜鲜明地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深刻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发展道路、实践主体和根本目的,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各级政府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决定》首次明确要求把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表明了农村将成为社会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目前,各级政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例偏低。随着《决定》精神的落实,广大农民将从政府土地出让收益中分得更大的比例,用于失地农民和被征地农民的资金将更加充足。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如果劳动关系不和谐,不仅不利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决定》提出,要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健全劳动保障监察体制和劳动争议调处仲裁机制,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合法权益。这意味着广大劳动者的权益将得到更好地维护和保障。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前普通城市市民享受到的公共服务,对于绝大多数农村居民来说,是十分遥远的事情。《决定》提出要“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加大财政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意味着各级政府将致力于逐步缩小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决定》的这一要求,表明我们将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建设和谐文化”——《决定》从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的高度,首次提出了“和谐文化”这一概念,并对和谐文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概念,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并就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出了具体部署。

    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决定》第一次鲜明提出“社会体制”的重要观点,并从健全社会管理格局、健全社会管理机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等3个层面,就完善社会管理作出了全面部署。

    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广,许多人没有纳入保障范围,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一大问题。《决定》首次提出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意味着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将不断扩大,广大农村居民会逐步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

    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生活中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就是“看病难、看病贵”。《决定》提出的这一要求,让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朋友在医疗保障方面看到了希望。

    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决定》首次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四大机制,对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决定》提出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并对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作出具体部署。

    ……

    《决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实践,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有关专家表示,这些新观点新举措,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006年10月21日《中国青年报》)


 

构建和谐社会  中国亟须破解哪些难题

邹声文  田雨  杨维汉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中国需要着力破解哪些难题?红旗出版社副总编辑黄苇町、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主任吴忠民、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发展研究室副主任沈杰等三位专家,对此进行了梳理和点评。

理顺分配关系 

解决社会公平“核心问题”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稳步增长的同时,城乡、地区、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呈拉大趋势,一些行业收入水平过高,分配秩序比较混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科技部、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国务院扶贫办、国家统计局等部门支持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我国西部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已达0.47。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今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了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

    “收入分配是关系社会公平能否实现的核心问题,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黄苇町说,“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财力的日益雄厚,为我们进一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创造了条件。”

    黄苇町建议,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应做到三管齐下:一是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调整二次分配比例,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三是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

解决就业难题 

巩固“民生之本”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扩大就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鼓励扩大就业的政策,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据测算,今后几年,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另外还有1400万下岗失业人员。即使经济增长保持8%10%左右的速度,每年城镇劳动力供求缺口仍在1000万人左右。与此同时,农村还有大量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

    “我们必须看到,人口多、就业压力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就业问题都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突出矛盾,是我们必须长期面对和积极应对的艰巨任务。”黄苇町表示,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

科学调控宏观经济

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

    尽管我国近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但总体上,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并未实现根本转变,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格局还在继续。

    据权威人士介绍,近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仅占世界总量的4.1%,但所消耗的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分别约为世界总消费量的7.4%31%30%27%25%40%

    谈到粗放型增长方式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利影响时,沈杰说:“目前,与粗放型增长方式密切相关的乱征土地、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等问题,已在一定程度上转化成相应的社会风险因素,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诱因。”

    为此,沈杰建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切实转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托底”机制

    社会保障是维护百姓切身利益的“托底”机制,是一张维护社会安全的“防护网”,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最基本的保证作用。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已取得重要进展。到“十五”期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1.7亿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1.3亿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达到1.1亿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达到8000万人。

    但沈杰指出:“必须看到,我国社会保障的水平仍然较低,覆盖范围也有待扩大,还有大量的人群应尽快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来。”沈杰建议,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工作应从五个方面进一步加强:逐步建立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引导和帮助低保对象、学生、儿童等居民参加城市居民医疗统筹,继续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努力解决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问题,逐步解决养老保险问题;采取多种方式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和长期生计;探索和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加强和规范农村特困群体生活救助工作,探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

畅通利益诉求渠道 

及时化解社会矛盾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一些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公民合法权益受侵害等现象不时发生。

    群众利益无小事。在实际工作中,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高度重视通过各种方式依法维护百姓的合法权益。据国家信访局统计,新的信访条例实施一年来,全国省级党政领导共阅批群众来信4.5万多件,接待群众来访近3.5万人次,市、县两级党政领导接待群众来访39.9万批、193万人次,包案处理重要信访事项20万件,有效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

    吴忠民对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高度重视维护百姓权益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对于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必须采取正确的方式妥善处理,防止其成为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

    吴忠民还就如何进一步畅通百姓利益诉求渠道、及时化解社会矛盾提出了具体建议:首先,各级党政部门在工作中要反映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重视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特别是要关心经济社会地位下降明显的群体,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保障、生产得到发展。其次,要建立健全社会利益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引导各个利益群体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第三,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经济社会并重 

克服发展“短腿”现象

    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我国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形成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协调现象。

    “许多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和‘上学难、上学贵’等问题,在相当程度上都与发展中的‘短腿’现象有关。”黄苇町说。

    “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含义,就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要协调。”吴忠民说,“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腿’现象。”

    他提出,目前应着眼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加大社会事业投入,着力解决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滞后的问题。二是要加大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农村的社会事业投入力度,着力解决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公益事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三是要加强对社会事业的监督管理力度,着力解决一些行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一切向钱看等偏离公益目标的问题。

把反腐制度落到实处 

防止“权力寻租”

    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反腐败斗争,近年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不断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据中央纪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仅2005年,全国就有11071人因为贪污贿赂行为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其中7279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腐败现象是和谐社会的大敌,它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违背了公平正义的社会准则,削弱了全社会的凝聚力。”沈杰说,党中央清醒地看到了腐败现象对党、国家和社会的严重危害,一直高度重视反腐败斗争,注重从源头上采取措施防治腐败现象。

    沈杰表示,反腐败斗争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使各项反腐败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黄苇町、沈杰等专家还提出了进一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三点建议:一是要进一步发扬人民民主特别是党内民主,进一步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从制度上防止“权力寻租”。二是要坚持公开、透明,使监督贯穿于权力运行的全过程,从机制上防止“暗箱操作”。三是要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增强全社会特别是领导干部反腐倡廉的自觉性,进而形成反腐倡廉的良好社会氛围。

2006年10月11日《文汇报》)


 

构建和谐社会:解放思想的伟大成果

石仲泉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既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也是思想理论界的一件大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重大的现实政治问题,也是重大的理论原则问题。因此,自十六大以来,它是继科学发展观之后的又一个理论热点。如果说科学发展观是党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发展,那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党关于社会形态理论或社会历史观的重大发展。它的提出是思想解放的伟大成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以来,这28年的历史发展实际上就是一部思想解放的历史,因而国家才取得了空前伟大的成就,成为共和国发展的最好时期。当然,解放思想的历史过程同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不是直线式的,而呈曲线、波浪式。有时表现比较明显、突出、集中,呈现出高潮状;有时则相对地缓和、平静,呈非高潮状。

    就思想解放的高潮而言,由于社会影响的力度,掀起波澜面的广度不一样,其高潮的峰状和等级也不完全一样,有的可能是“最大潮”,有的则是“次大潮”。这种区分无疑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一些重大思想理论和战略决策的提出,几乎都与思想解放的大潮相伴随,是思想解放大潮的产物。比如在上个世纪80年代,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思想解放大潮,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方针,实现了党的思想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上个世纪90年代,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的发表引发的思想解放大潮,为党在十四大选择并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了重要政治准备和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进入21世纪后,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掀起了又一波思想解放大潮。它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伟大创新,为十六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历程构筑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平台。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高举思想解放的大旗,不断地作出许多重大的战略决策,提出一个又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从2004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这两年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在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的通过,标志着全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标志着新一波的思想解放将进入高潮。

    为什么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思想解放的伟大成果,新一波的思想解放将进入高潮呢?

    第一,它讲了“老祖宗”们没有讲的新话,有助于人们彻底从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主义理论影响中解放出来。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解放的一个伟大功绩,就是否定了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的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仍然是主要矛盾的错误理论,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既然我们国家早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那么再坚持用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来观察、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就是错误的。1957年夏天以后指导思想的“左”的趋向的20年发展,造成“文化大革命”10年浩劫,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摒弃了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主义理论,但是它的思想影响并未完全消除。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是同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主义彼此相克的两个指导方针,是完全对立的两个理论构架。因此,它的提出对于彻底消除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思想,在“老祖宗”们的著作中没有,尽管有其思想因子,但没有这个理念。就此而言,它的提出,如同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一样,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第二,它承接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从鄙弃历史传统的影响中解放出来。本来,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前后衔接的历史之链。各个历史环节都对文明的发展起了这样那样的作用。但一个时期片面强调与旧的观念彻底决裂,对以往的属于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包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论,往往否定的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在“老祖宗”们的著作中没有,但它又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因而其思想渊源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继承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既包括几百年来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也吸取了我国数千年的优秀文化历史遗产。许多曾被视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格格不入的,因而被列入“另类”的思想,实际上都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思想因子,是这个思想理论提出的文脉之一。因此,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从鄙弃历史传统的影响中解放出来。

    第三,它与时俱进,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有助于人们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中解放出来。28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许多指标的持续、平稳、快速的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与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息息相关。可以说,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不可能有我们国家今天的社会面貌,也不可能有目前在国际社会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会带来许多矛盾。怎样解决这些矛盾,是继续按照计划经济那一套,强调“刚性”的行政手段来解决,还是改变行政命令方法,强调用民主的、法治的、协调的方法,即“柔性”的方法来加强社会管理?这是需要慎重选择的。继续沿用旧的管理方法是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背离的。只有采用民主的、法治的、协调的方法,即“柔性”的方法来加强社会管理,才符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适应了这个要求。因此,它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中解放出来。

    最后,它直面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诸多社会问题,有助于人们从长期的形而上学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勿庸讳言,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我们国家有了空前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空前的提高;另一方面,许多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但是,在一个时期,往往不愿正视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君不见,一些报告文本或媒体宣传,讲成绩眉飞色舞,好的形容词堆了又堆,唯恐说得不充分;讲问题抽象空洞,轻描淡写,寥寥数语,担心说多了、说重了会产生所谓的“负面影响”,给大好形势“抹黑”。其实,这完全是多余的顾虑。老百姓的眼睛雪亮,心中自有一杆秤。这完全是形而上学的思维定势在作祟,是不相信群众的表现。这些年来,文风变了。这个变化是党风、政风变化的反映,是民主的进步。讲问题实实在在,不掩饰,不找托词,和盘托出,让群众了解实情,透明度高了。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直面社会问题,强调社会建设,将进一步有助于人们从长期的形而上学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营造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它既有阶段性的任务要求,更是我们党的长期奋斗目标。只要不断解放思想,坚持科学发展,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将矗立在世界的东方。

2006年10月16日《文汇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自学考试瞄准新农村建设

朱振国


在日前召开的自学考试面向农村工作研讨会上获悉,“十一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将围绕为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育造就新型农民服务,打造自学考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平台,大力实施“三个五”工程,搭建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实用技术培训互通的“立交桥”,其具体目标是:从2006年到2010年在全国建立5000个示范性乡镇服务站,培养50万直接服务“三农”的“留得住、用得上”的本专科毕业生,使5000万人次的农村人员接受有助于提高文化素质、务农技术和致富技能的文化培训教育。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自学考试面向农村的考生主体结构发生变化,由传统意义上从事农业的农民,转变为不仅有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而且有进城务工、经商人员、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甚至一些发达地区,这部分考生已成为农村考生主体。

自学考试经过25年的发展,共有4300万人参加,培养毕业生620多万人。全国农村考生的比例不断扩大,以浙江、江苏两省为例,县及以下农村考生占当地考生总数的68%50%

据全国考办介绍,自学考试面向农村开设的专业体现了为“三农”服务的方针,开考专业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专业设置上既考虑了农民务农的需要,也考虑进城务工、经商等需求;既考虑农业生产的需要,也考虑农村教育、医疗、公共事业及企业管理的需要。全国除开设70余个传统的“农字号”专业外,还开设了小学教育、机电技术教育、旅游管理与服务、农村社区医学、财会专业、护理学和乡镇企业管理等30余个面向“三农”服务的专业。并形成了面向农村的地市、县、乡三级助学体系,目前,全国已有600多个县、5200多个乡镇建立自考工作站。

有专家指出,未来20年,我国将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期,若城镇化率年均按1个百分点计算,到2020年我国城镇人口将达到8.28亿,比2002年增加3.26亿,这意味着从现在到2020年将有2.89亿农村人员向城镇人口转移,解决这2.89亿人的转岗就业问题,自学考试大有可为。但要解决部分农民头脑中存在的“文化不能当饭吃”的落后观念,解决面向农村开考专业缺乏地方特色和专业特色的问题,以及农村自考毕业生就业与使用政策的配套。

会议代表对于江苏省昆山市强力推行的两条措施称赞不已:一是人才绿卡制度,不管是什么人,只要在昆山居住两年以上,取得大专学历,就可以获得人才绿卡;二是政府购买培训成本,为人才买单。在劳务输入人口已经超过常住人口的昆山,自1999年以来,参加自学考试的人数连续七年超过万人,今年已经超过20000人,被誉为全国自考的奇迹。 

2006年10月11日《光明日报》)


 

房山区长阳镇请专家把关建设新农村

朱振国


房山区长阳镇按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思路,推进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这个镇坚持统筹规划,对地处城区边缘或列入房地产开发计划的村,通过整体拆迁,集中建设、统一安置的模式,建设一批新型居住小区,以促进现代化新镇、新村的形成。对规模较大、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庄,采取部分保留、部分迁建的方式进行改造。以村庄环境建设为重点,对基础条件较好的但经济待发达的村,重点进行村内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和卫生、文体等设施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他们聘请专家分别对重点村村域、产业发展、绿化及给排水进行规划,同时对镇域内的交通路网,集中供水、供气,污水、垃圾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体系进行了规划完善,实施了长周路、中心区道路管网、配套设施及照明工程、南水北调和高教园区四项工程建设,加快镇第二集中供水厂工程、污水处理厂和垃圾中转站的建设,完成110千伏变电站建设工程和天然气延伸工程,解决当地饮水、用电、污水排放等难题。

2006年10月24日《京郊日报》)


 

绿色为新农村插上腾飞的翅膀 

——顺义区北郎中村新农村建设综述

马楠  王学忠  刘雪利 


“发展绿色经济,营造绿色环境,奉献绿色产品,共享绿色生活”,这是顺义区北郎中村确立的都市型现代化农业发展方向;“生产、生活、生态、服务”四位一体,这是北郎中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定位。围绕这个发展方向和发展定位,近年来,北郎中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化农业,深化股份合作制经营体制,村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005年实现经济总收入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万元,先后获得“京郊股份第一村”、“京郊人均劳动所得超万元专业村”、“京郊发展经济十大典型”、“北京郊区生态文明村”、“首都文明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等荣誉称号。

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打牢新农村物质基础

北郎中村认为,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是生产发展。这个村距中心城区较远,不属于规划拆迁范围,近期很难借助外力实现与城市的融合,必须走自主发展道路,选准、培育、做强自身优势产业,以产业发展带动新农村建设。在实践中,这个村推行农村经营体制改革,集中力量发展籽种、农产品加工配送、观光休闲农业等高端、高效、高附加值及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和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用突出的优势产业,闯出了一条发展致富新路。

推行股份合作制,激发企业生机活力。北郎中曾是典型的贫困村,直至1992年,村集体资产还不足200万元,而银行贷款却有300多万元,面临着没钱、没人、没好办法的“三无”困境。到了1993年,恰逢县、乡试行农村股份合作制,这个村抓住了机遇。他们认为,股份合作制能较好地解决企业发展资金不足问题,有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适合村情,决定在全村推行。他们在对原有集体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造的同时,决定所有新成立企业一律按股份合作制运作。目前全村520户村民,入股378户,入股率73%。到2005年底,全村经营性总资产3亿元中,以股份合作制形式经营的总资产达1.25亿元,总股本8200万元。该村近几年又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实施土地入股,目前全村50%的土地已经入股,村民成了村级经济发展的投资者、经营者、受益者。

实行产业化经营,培育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北郎中村提出了“发挥自身优势、确立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发展规模经济”的思路,经过几年来的努力,逐步形成了科技含量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强、具有自身特色的三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以种猪、种苗、花卉为主的籽种农业,尤其是近几年重点发展花卉产业,全面提高一产产品附加值。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重点发展以彩色糯玉米、黑小麦全粉、柴猪肉、面粉、各种专用面粉、精品杂粮、香油、营养挂面、薯脯、黄金梨等农产品加工配送为主的第二产业。一方面扩建、完善现有农产品加工项目,扩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改造生产工艺,开发新产品,塑造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高品位、高质量的名牌产品;一方面为适应本村农产品加工企业迅速发展需要和加快二产加工业发展速度,重点抓好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大力进行招商引资,吸纳、整合社会优质资源,促进产业升级。

北郎中村充分利用快速发展的绿色生态产业和农业旅游资源优势,全面进行规划、设计、整合、包装,形成了以产业、产品为载体,以产业、产品文化为内涵,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有机融合,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态产业观光园,为新农村建设构建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实现公司化管理,增强村级经济整体实力,以股份制形式组成的北郎中农工贸集团在20039月被北京市政府评为北京市首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被市消费者协会评为“消费者信得过单位”。公司成立后,加大科技兴企力度,吸纳科研院所及科技人员技术参股,与中国农业大学等20余家科研院所的百名专家教授建立密切合作关系,推广新技术、新产品,获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实施品牌化战略,打造“北郎中”品牌,对全村企业及其产品进行整合,统一使用“北郎中”品牌和商标,目前已注册“北郎中”商标产品116种。籽种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观光休闲农业等30家企业全部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农产品生产被市政府确定为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北郎中的特色农产品在2004年和2005年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分别获得了“最受消费者欢迎产品奖”和“畅销产品奖”,被市、区消费者协会评为“消费者信得过产品”。其中彩色糯玉米、黑小麦全粉、普通面粉、柴猪肉、黄金梨已经获得有机转换产品认证。

完善集体公益事业

提高村民生活品质

北郎中村坚信,富裕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在帮助村民致富、提高生活水平的过程中,北郎中坚持壮大集体经济,扶持家庭经济,促进村民就业,完善公益事业,收到良好效果。

目前,北郎中村民收入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入股分红。村民通过资金入股分红、土地入股分红等多种形式分享村级经济发展成果。2005年,全村村民股份分红350万元(含土地入股分红),平均每户达9260元。二是就业增收。全村778名劳动力实现就业740(其他未就业人员没有就业需求),全村就业总收入1200万元,人均达8000元。三是家庭创收。他们专门规划建设1000亩、适合于以家庭为单位经营的生态养殖园,由村集体投资近千万元进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有创业愿望的村民投资创造条件。对有意愿进入二三产业的村民,村集体为其解决经营场所、配套基础设施、协调各方面关系、协助办理贷款。目前发展家庭经济全年创收627.6万元,户均1.2万元。

北郎中村把提高村民生活品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这个村注重公益事业建设,在全面落实区、镇各项社保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村内医疗、养老、独生子女奖励费、老年人生活补助发放等制度。为男55周岁、女50周岁的独生子女夫妇,提前发放每人每月30元养老保险金;为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每月50元生活补助金;实行村民子女免费入托、常年专车接送小学生上下学等福利制度。围绕提高村民综合素质,培育良好村风,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促进村民就业增收,建设和完善8个服务中心。包括村民科技培训服务中心、文体活动服务中心、医疗卫生服务中心、购物服务中心、村民就业服务中心、物业管理服务中心、观光休闲农业服务中心和种养殖服务中心。

实施环能工程

营造绿色农村环境

整洁的村容既是折射新农村建设成效的一面镜子,也是新农村建设最基本的要求。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北郎中村曾经遇到过环境建设的难题,由于实行规模化养猪,猪粪给环境带来了一定影响。为此,北郎中村聘请中国农业大学环境资源学院为村里作了生态发展规划,全面启动“环能工程”。通过实施“环能工程”,使粪便经过处理,形成沼气,供全村村民作为生活用能;沼液和处理后的中水送到果园、花卉中心用于灌溉施肥,多余的水排入到村内水系和蓄水池;用沼液浇灌可达到有机果品的标准,减少花卉病虫害;沼渣及分离出来的粪渣送至有机肥厂经生物发酵,生产出有机肥,除满足自用外,还销往市场。这一工程构建起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生态循环流程,具备了粪水治理、生产沼气、生产有机肥和水资源循环利用等综合功能,形成了种养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生态产业链,同时还起到了节约能源、减少电气热支出、方便村民生活的效果,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目前,通过“环能工程”年处理粪水20万立方米,生产沼气50万立方米、生物有机肥5000吨,具备100千瓦机组发电能力,现全体村民家家都能用上沼气这种清洁能源。

在着力推进“环能工程”的同时,这个村全面加大环境建设力度,营造宜居环境,完善基础设施。针对村内生产区、生活区道路,铺设柏油路和水泥路,安装路灯,为村民、员工和投资者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交通环境;建设集中供暖系统,改造供电、供水系统,大幅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改造和铺设有线电视、宽带等通讯网络设施,提高村庄现代化水平;绿化美化质量、档次不断提升,全村绿化总面积为2520亩,人均绿地面积达1.8亩。治理坑塘水系,将村内的坑塘水系进行疏通、修整,达到既有防洪、排涝作用,又有存储水资源和改善环境的效果。利用地形地貌,将村旁原有3个自然坑塘修建成蓄水池,进行雨洪收集,将收集的雨水用于村内景观用水和浇灌农田,节约水资源。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达到景观用水标准,实现中水回用,节约水资源;扩建沼气生产设施,为村民生活提供清洁能源,同时为社会节约了大量燃煤资源。

文明民主齐头并进

让健康新风尚盛行

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它既反映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又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北郎中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身体力行,带头树立新风。他们认为,建设文明乡风关键要从两委班子和党员抓起,通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才能影响和带动文明风气的形成。多年来,这个村历届两委班子都能够顾全大局,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班子成员之间讲团结、讲协作,关系十分融洽;注重与群众之间沟通交流,消除隔阂,化解矛盾,促进了邻里和谐。尤为重要的是,历任村两委成员和党员都能真心实意地为村民办实事,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真正做到“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让村民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强化对村民教育,培育新型农民。利用党员远程教育网和农业科技智能网,北郎中村采取聘请有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专家教授讲课等方式,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村民进行培训。区文委又将北郎中村图书馆列为区图书馆分馆,每月定期更新图书800余册,目前全村科技文化书籍已达2万余册。积极开展文化活动,陶冶群众情操。依托“二月新春”、“五月鲜花”、“十月金秋”等系列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精神生活,陶冶道德情操。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组织保证,彰显出新农村建设中的政治文明。在推进管理民主过程中,北郎中村转变观念,明确支部定位。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产权多元化、股份化使得企业与村党支部之间不再是单纯的隶属关系,支部的职能与管理传统集体企业时有所变化。针对这一情况,他们提出要转变观念,支部要从带领大家干转变为更多的组织大家干,围绕“规划、决策、用人、服务”这八字方针开展工作,实现科学定位。规范公司运作,保障村民权利。由于推行股份合作制,村内绝大部分村民都以不同的出资形式成为各企业的股东。作为股东对企业的发展拥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决策权,村民在参加企业生产的同时,能够以主人翁的地位平等地参与企业的决策和管理,发表意见和建议,这种经营形式从源头上真正实现了广大村民的民主权利。落实村务公开,扩大基层民主。通过村务公开栏、“1.18”、“7.18”民主日活动等形式,公开村政事务,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等各项权利,提高村政事务民主管理水平。

  (2006年10月18日《京郊日报》)


 

教育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建成

鹿永建 刘江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10日宣布建成并通过新闻出版总署验收。这个数据库基本囊括了我国学术期刊的内容,包括各个研究领域的共6642种学术期刊,读者可轻松地在浩如烟海的学术文献中查询所需资料。据悉,工程总投资达3.45亿元。

  专家表示,这个工程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学术期刊权威性文献检索工具和网络出版平台基本建成;同时也表明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文献检索系统、知识挖掘系统、文献评价研究系统以及数字化学习与研究平台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由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和清华同方知网技术有限公司承担建设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是“十一五”期间国家重大网络出版工程———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的子项目,也是国家“十一五”期间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重大文化产业推进项目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出版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工程首次大规模采用数字化手段,将当代中国现存的学术期刊文献资料予以整理保存,建成超大规模全文文献数据库。读者登录“中国知识网”(www.cnki.net),就能迅速、全面检索到各个学科专业的学术期刊文献。同时,工程基于这个巨大的文献资料库,在互联网上建成了交互式的数字化学习与研究平台和学术文献评价平台。

2006年10月11日《中国教育报》)


 

南京三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

郑晋鸣 朱小祥


     近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三所高校全面实现了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

  据了解,这三所高校图书馆利用地域优势、资源互补的特点成立了南京城东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联合体,率先在江苏省建立了不同高校图书馆间的文献资源共享模式。该“联合体”将为三校师生提供除文献借阅以外的所有文献信息服务,自从2005年底向研究生读者试开放以来,已经累计服务读者达1000多人次。此后,“联合体”将向三校的所有读者(含本科生)试开放,共享工作进入实质性操作运行阶段。

  有关专家指出,三校成立南京城东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联合体,有效地整合了三校文献资源,提高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增强了文献的保障能力,同时也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能够节约大量资金。“联合体”的成立,使三校数字资源总量达到国内一流大学的水平,同时也为探讨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区域资源共享开创了先河。

2006年10月16日《光明日报》)


 

江西财大实施干部轮岗制

住房和收入分配向一线教研人员倾斜

胡文烽   徐光明


    近年来,江西财经大学率先在江西省高校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明确规定:连续在一个岗位工作满6年的正、副处级干部要轮岗交流;高职称教师也将打破“终身制”,采用“聘用制”,以真正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岗位靠竞争,收入靠贡献”的激励机制,培养了一支政治素质较好、学术造诣深、敬业精神强的骨干团队。

  据了解,该校将管理重心由学校向学院主体转变,从体制上确保政学分开,在住房条件和收入分配等方面明显向一线教研人员倾斜,从事业、待遇、感情、用人环境等方面吸引各种人才。目前该校优秀人才年收入可达10万元至15万元,首席教授年薪高达15万元至20万元。

该校还十分重视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每年划出上百万元资金,作为在职教工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经费和年轻骨干出国进修经费。该校还重视对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和考核力度,推出破格晋升职称制度,在近年新提拔的中层干部中,中青年占新选拔干部总数的92%,占现有中层干部总数的71%以上。

2006年10月19日《中国教育报》)


 

北京联合大学靠特色求发展

蔡继乐  张琴 仲计水

    在北京联合大学采访,记者听到这样一个故事:2004年春,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的一位教师到北京现代汽车集团人力资源部联系学生就业的事。没想到一见面就碰了钉子,对方一张口就说:“我们要进清华的博士生,北航的同志刚刚也来过了。”

  很明显,人家看不上北京联合大学的学生。后来,学校又派了一位教师去北京现代。这一次,不是去联系毕业生就业的事,而是向对方提出派十多名学生去实习,对方答应了。

  两个月后,学校接到北京现代的通知,他们对实习学生的表现非常满意,打算全部留用。之后,北京现代又两次到机电学院要毕业生。2004年,该校共有48名学生到北京现代就业。

  那么,联大的学生是靠什么打动了一向用人苛刻的北京现代呢?联大副校长高林对此的解释是:“这是我校多年来一直坚持发展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建设应用型大学的结果。”

  应当说,在名校林立的北京,作为市属院校的北京联合大学的发展空间非常有限。然而,多年来他们坚持“应用为本”的办学宗旨,在“应用”上大做文章,开辟了一条社会认可、市场接受、学生欢迎、家长满意的特色办学之路。

  正是因为走对了路,该校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特别是该校机电学院的就业率近几年几乎是100%,其中,汽车商务专业的学生甚至在大二时就已经被首创集团预订。

应用为本,找准办学定位

  在北京,提起北京联合大学,有人不以为然:“孩子要是能上北大清华,当然不会去上联大!”

  对此,联大党委副书记高东非常坦诚地说:“学生的入学成绩并不能代表一切,为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应用性人才,这些年来我们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最终形成了我们自己的办学特色。”

  北京联合大学前身是依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创办的30多所分校。1985年,北京市政府将这些分校整合后创办了北京联合大学。

  学校副校长高林在谈起学校的办学历程时说:“刚开始合并时,各学院仍然延续各自老校的精英办学模式。在课程设置上,就是将原来老校的那一套原封不动搬过来。这叫‘课程搬家’。”

  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很快就出现了:学校无论从生源、师资,还是教学和科研投入等方面来讲,都难以与那些名牌大学竞争。学校的办学陷入老校、名校的“包围圈”。

  一个选择摆在全校教职员工面前:是在师资、设备、图书等条件远不如老校的情况下,继续按传统模式办学;还是面对现实,找出适合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之路?

  答案显然是后者。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生存和发展呢?在调动各方力量进行研讨和论证之后,联大上下渐渐形成共识: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发展地方需要的应用性大学教育,容易得到社会的支持,也会有较大的生存空间。于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培养应用性人才”成为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发展方向,而北京联合大学也成为北京乃至全国较早提出应用型大学理念的高校之一。

  20057月,北京联合大学将自己的办学宗旨确定为“发展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建设应用型大学”,将办学定位确定为“面向大众,服务首都;应用为本,争创一流”。

学科调整,眼睛紧盯市场

  办学定位找准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落实。学校首先从学科改造入手。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学校就开始调整改造旧的学科专业,增设加强新学科专业。“我们基本停办了原有的纺织类、化工类专业;下大力气改造了机械类、材料类专业;集中力量发展电子信息、旅游服务、国际商贸、广告传媒、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学校副校长高林说。

  为何要进行这样的调整?高林说:“所有这一切的调整,目的就是让我们的学科更贴近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他以学校停办纺织类、化工类专业为例,解释说:“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北京市先后关闭了一些大的化工企业,纺织类企业也逐年减少。正是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才果断决定停办这两类专业。”

  为了突出“应用性”,联大应用文理学院将原有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基础性的理科专业,分别改造成信息与计算机、电子信息与技术、应用化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等应用性的学科专业。学校还根据北京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增设了一批市场急需的新专业。

  进入21世纪,在北京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背景下,学校增设了一批适应现代服务业人才需求的新专业。2004年,学校启动了特殊教育学、新闻学、艺术设计学、旅游管理学等12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的建设工作。到2006年,基本形成了以校级重点建设学科为支撑,服务于首都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的学科专业体系。

产学合作,抓住行业企业

  自从联大确定了“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宗旨后,各学院紧紧抓住行业和企业,强化产学合作,力求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很快适应企业的需要。

  在这方面,联大机电学院可以说是做得比较成功的学院之一。该院院长张恩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几年我们先后与北京市100多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学院与其中的36家企业签订了建立‘双向基地’的合作协议。”

  谈及学校的产学合作,学校副校长高林列举了多年来联大在这方面探索出的五种模式:一是合作创办学院。近年来,联大先后与有关行业、企业和地方政府合作创办了北京联合大学广告学院、网通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全聚德餐饮管理学院、平谷学院等。

  二是合作共建实训实习基地。目前,与学校正式签约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已达到100多个,校内如自动化专业现场实践教学的欧姆龙实验室等,校外如新闻学专业与北京电视台等建立的长期稳定的实习合作关系等。

  三是合作共建专业或进行课程开发。20056月,机电学院成立了由北京吉普、北京华德液压工业集团、北京现代等多家企业的总经理或董事长组成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合作培养委员会,以指导学院的专业建设。

  四是合作培养双师素质师资。联大利用产学合作的便利条件,从企业聘请管理人员或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如旅游学院从国家旅游局、北京旅游集团等单位,聘请了28位客座教授和50多位兼职教师;广告学院聘请专业广告公司、行业协会的有关人士主讲专业课程;应用文理学院聘请北京市档案局局长、副局长为档案系的客座教授,定期到学院讲课,进行实习指导或专业交流等。

  五是合作开展双证书教育。目前,学校多个学院都与企业联合开展了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认证培训与考核工作。如应用文理学院获得英国伦敦工商会考试局LCCI商务英语资格证书考试授权;旅游学院开展旅游行业岗位职务证书培训;师范学院的服装定制工认证考试;管理学院的电子商务师认证考试等,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教法改革,突出应用特色

  一个好的办学理念最终必须体现在教学上。为了将“应用为本”的办学理念落到实处,联大鼓励广大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大胆改革创新。“近几年,各学院先后涌现出一大批致力于教学法改革的教师。”高林说。

  联大旅游学院的宁泽群教授是这些教师的代表之一。20056月,40多岁的宁泽群受命担任新组建的休闲与旅游系的系主任。他提出“模块化教学”的想法并获得学校领导的同意。

  这种教学法在专业课教学上不同于传统方法,先是集中一到两个月上完一门课,然后再学另一门。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只讲理论要点,然后给学生布置任务,学生分小组协作完成。在考试评价上,平时成绩占60%,考试成绩只占40%

  “实施一年多,这种教学法初见成效。”宁泽群举例说,“今年918日至22日,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的第五届亚太旅游研究生论坛上,我们两位学生金珊和肖雪分别用流利的英语宣读了她们撰写的论文,她们的表现赢得了与会者的好评。”

  商务学院的王宪迎是艺术设计专业课的老师,从2004年开始,她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启动一种叫“研习营”的教学形式。20051月,经过认真筹备后,“奥运设计研习营”如期举行。“研习营”上,先是请一两位知名的设计专家给学生开讲座,然后由学生代表进行现场设计,专家现场对学生的设计作品进行点评。“这种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有助于他们掌握设计技能。”王宪迎说。

  如今,在联大像宁泽群、王宪迎这样致力教学法改革并取得良好成效的教师还有一大批。“抓教学方法改革已经让我们尝到了甜头,今后我们还要坚定不移地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坚持办应用型大学的理念不动摇。我相信我们的路会越走越宽。”联大党委副书记高东自信地对记者说。

2006年10月15日《中国教育报》)


 

新东方纽约上市给中国教育带来了什么

堵力     


    新东方作为中国第一家在纽约证交所上市的教育机构,催生了中国近10名身价过亿教师的发财机器,引来教育圈内外强烈关注。其强劲的一股25.9美元的市值前景如何?从美国甚至世界圈来的钱能否用到中国教育事业中去?新东方的上市模式能否拷贝,能为中国的教育特别是民办教育带来什么,种种议论众说纷纭。随着17日财务报表公诸世界,掌舵人、留学教父俞敏洪作为中国最富有的教师,度过缄默期,第一次打破沉默接受了中国青年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成为中国教育第一股

的坏处是什么

    新东方神话在大学生中传播:俞敏洪从一个插秧能手,经过3次高考才上了北大西语系,休学1年,以及被老婆骂成废物,戴着出不了国干不好事的懦夫的帽子,从中关村刷小广告的培训作坊干起,如今拥有两亿美元个人资产和10亿美元的集团资产。这样的经历被老俞在各个场合宣讲,新东方的成长史、老俞的成才史已经成了某种激励哲学运用在新东方的课堂上。

    今年,在美国东部时间97日上午925,一个通过教育产业成功上市的中国范例诞生了。

    一个考GRE的男生说,一天200个新单词的任务量,我面对着学校的院墙拼命地干嚎,背得快吐的时候,一想起自己只要努力就能从小人物变成牛人,感觉能推倒这面墙。

    但俞敏洪1015日在福州面对万人演讲的时候,却说,我是你们的榜样,新东方失败了,我更是你们的榜样。到那时,你们可以看到我面对失败是怎么做的。

    难酬蹈海亦英雄”说的容易,做就难了。

    在准备上市的时候,他当众出了丑,“蹈了海”。

    去年9月,董事会下达了指令——新东方上市的步子要快点快点再快点。

    而当时,英语四、六级证书不与学位挂钩的政策出台,新东方收益锐减2000万元人民币。再加上公司一些部门,书生当权管理粗放,同时建立了6个分校,支出大大增加,所以整个新东方收益增加而利润却降低了!

    上市,俞敏洪形容自己是“半推半就”。

    压力主要来自内部,公司要结构改造,需要借助外力;同时每个股东都存在对财富的渴望,谁不想把5万元变成50万元?当然也有和外部竞争的压力。对手如果融资成功,牛了,新东方的人才自然被其他上市了的公司吸引走。

    他表白的“半推半就”是否站着说话腰不疼呢?大股东徐小平告诉记者,在上市前几个小时美国纽约皇宫酒店里他问老俞:上市对新东方最大的坏处是什么?老俞说,压力太大了。

    业界人士分析,俞对上市“半推半就”、扭扭捏捏的主要原因是股东们财富扩容了,责任却不能成比例增加,以后出了什么问题,俞敏洪就是无限责任人,一个人担着去吧。而他市值两个亿美元的钞票只是数字游戏。作为公司第一负责人,如果他抛售交易则会造成公司出现财务危机的猜想,令股票大跌。

    新东方越来越大,老俞越走越孤独。当然,他有成功的减压方式,员工告诉记者,不然必疯!

    他喜欢到康西草原选择退役赛马,被誉为“野路子骑野马”,用极其难看的姿势驭马狂奔。

是随意指点江山还是闭嘴

    熟悉徐小平的人都不跟他一般见识。因为他是个50岁了还像个大男孩的教师,学生老师都喜欢他,“他说话都是即兴的,但不为自己负责”。一个老师评价,所以习惯后谁被他“咬”了一口,还会觉得他无辜可爱。

    可以说成为亿万富翁的同时,徐小平就受到了当头棒喝。

    一个新闻杂志报道徐小平这样的言辞:新东方的上市说明了中国教育的失败。

    好一个发财伊始就狂妄、不可一世的议论!公司股东们大怒,因为这很有可能影响新东方的形象影响股价。

    “徐小平,你以后闭嘴!”

    他委屈极了——因为他一口咬定那是断章取义,他给所有的朋友打电话倾诉自己的冤枉,“新东方只是中国教育的组成部分,我怎么可能这样下论断?”作为有名的睡神,他失眠了,逐一跟高管和董事们澄清——我只是说在英语教育领域呀,我说了在某种程度上,我还加了逗号……

    但徐小平感到,这次他孩子般的辩解后没人原谅他了。一个月来,他都压抑着却不敢轻举妄动。如果说,俞敏洪在上市之前感受到的前所未有的压力来自业绩和利润,徐小平则代表了公司的员工和教师。

    上市意味着公司员工做的事必须要说,而说了的必须做。他们激情澎湃百无禁忌表达方式的终结;意味着每人在公众面前的一举一动都受到监控和广泛的评点。

    游击队要变成正规军,草莽英雄要进军主流精英。这是上市后才子们必须付出的代价。

    美国财长来中国,点名请俞敏洪到杭州吃饭探讨中国经济,他应该意识到上市后的不同”。新高管财务总监魏萍在加拿大工作8年后被俞请回,一起打造上市的大业。她和高级副总裁周成刚、陈向东都是当下新东方炙手可热的管理派精英。而新东方元老大股东徐小平、王强、包凡一、钱永强、杜子华一夜间崛起为教师富翁,实际上已经陆续淡出管理层和董事会。代替他们的是熟悉国际公司运作的独立董事。

    这几个新老学生熟悉的名字又恢复成了新东方普通的知名教师。教师闯天下,走向世界拥抱现代企业制度和股市,就是这样一个结果?他们过去都没想到。

    几年来新东方一直憋着要上市,元老们促成了此事,却也深感到老俞的变化。但他们最终选择了今天的结果。

    俞敏洪也承认自己的变化:对财务数据敏感了;思考问题要按国际标准了。本来计划45岁退休,现在不敢提,“要是引起了股市震荡,责任谁负?还是自己”。

    其实俞敏洪一直也是个有名的“大嘴巴”,面对媒体面对学生滔滔不绝纵横捭阖,有时候讲完了也会后悔。2002年以后,新东方不断壮大要求他向主流靠近,所以俞开始念稿。一个演讲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著名老师,竟然面对讲稿结结巴巴,他挣扎着脱稿来恢复流畅,但总因为说错话受到公司上下的批评。而今天的俞敏洪接受采访竟然拿了个黑皮大本,旁边多了陪伴的人提醒他说话要滴水不漏。一些问题,他开始使用外交辞令。

    从留学教父变成财富教师制造英雄,他形容,“上市就像结婚”。“结婚后我们通常会改变行为方式甚至是生活习惯,但不会改变人生观和价值观,我这个人没变。”

国际热钱涌向中国民办学校

    中国民办教育开始吸引国际热钱是两年前的事。一些教育网络作为高科技概念而不是教育概念从国际游资募集资金。新东方作为一个教育机构也蠢蠢欲动。2004年,老虎基金的3000万美元无声无息地进了新东方的账,很快,扬州新东方中学和北京新东方总公司的贷款被还清了。

    “很多私募企业都被引进的资金挤得半死不活。”俞敏洪强调新东方的不可复制性。老虎基金中国负责人陈晓红是俞敏洪北大任教时的学生。对当年的老师,她是存在着人品和做事的信赖的。所以老虎基金进入前连新东方的账目都没怎么认真审查,而且表示:钱如何花由新东方自主,对新东方业务不予干涉。

    当然,俞给了这笔国际热钱充分的回报。老虎基金在上市后价值翻了三番。

    正因为一上市新东方在纽约交易市场上就业绩不俗,一股22美元,现在又涨到25.9美元。在此之前国际热钱,以为中国的教育机构不能上市,但新东方的成功,如此丰厚的回报让国际热钱爱上中国,大量基金拼命在中国民办教育中寻找合作伙伴。

    而俞敏洪认为,中国的民办教育机构没必要盲目地奔上市。

    “投资人的要求就是增长增长再增长,上市意味着我个人生活被挤压了,悠闲的心态没有了。”俞敏洪说。他首先告诫民办学校的同仁:如果你并不想扩充人数和地盘,只希望做精,保持较高的质量,那上市会打乱你的思路。

    “教育不像卖东西,只要把营销渠道扩展好就行。教育靠的是互动,要保持品牌,不符合教育规律的就不能做。”所以,“有老总因为上市激动得哭了,而我上市是痛苦得想哭。新东方是我自己种下的因,而结出的这个果只能我自己负责”。

    其次,他告诫民办学校,要在结构上管理上基本到位了再吸引资金。人家投了钱就成了公司的主人,比爹妈还厉害。你要进行公司结构的调整,打来打去,内耗造成了经营业绩不好,人家就先把你弄掉。

是商人,还是教育家?

    近日新东方前教师罗永浩在接受广州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我认为媒体上说俞敏洪是最富有的英语教师的说法是不准确的,俞敏洪从来都不是一个英语教师,他只是一个商人。”

    记者两年前专访俞敏洪的文章在网上遭到大学生痛骂!他们甚至不允许对老俞使用中性语言,一学生跟帖说:“你记者有什么资格指责老俞,请报班上课去,请走进新东方。”崇拜可见一斑。

    俞敏洪是商人还是教育家?记者认识他多年发现这是个截然对立的命题。

    俞敏红在北大写满了诗歌的脑子,后来写满了“红宝书”里的单词,后来写满了买地租房公司账目,再后来是财务报表上的数字。他对此很坦然,不论是公办的还是民办的,学校经营有一个共同之处,最优秀的校长一定是有思想的经营者。

    北京市委常委,教工委书记朱善璐在新东方上市庆功会上提出,中国的大学校长和书记们能不能从新东方的创业历程思考,我们的大学和我们的教育该如何办?“商人和教育家,是两种可以改造世界的人,为什么要把他们对立起来?”俞反问记者。

    草莽英雄要登堂入室确实不能不问出处。通过学习获得机会通过奋斗获得成功,这是很多草根共同的经历。而新东方成功的礼物背后,有昂贵的价签。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英语培训市场竞争激烈,你贴小广告就得挨刀子。俞敏洪一度想放弃。

    1998年被劫两次死里逃生。不久,为安全起见将夫人孩子送到国外,从此牛郎织女。

    2000年底,股份制改造,被排挤出董事会,新东方前途与他无关。

    几次大风大浪,正确的抉择给了新东方生命。如果没有过人的精明和学习能力,俞敏洪是不会有今天的。认识了这一点,就能明白,俞敏洪是个好老师——他的桃李遍天下,但新东方也是单大生意——教人成功的方法,换回真金白银。

    上市给他的教育理想带来什么?能给他的学生带来了什么?老俞觉得上市以后自己讲座的规格提高了,他请来潘石屹、牛根生……与他共同宣讲成功哲学。在上市当天,俞敏洪要求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挂在纽交所正中,庆功会上徐小平号召与会者齐唱《歌唱祖国》。“这是作为教育者必须倡导的。”俞敏洪说。

    “我不会给孩子留很多钱,上学一年一万美元总够了吧。如果他(她)毕业了找不到工作我就白生了这个孩子!”他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俞告诉记者,男人应该有责任感,但不能为儿子当牛做马。

    “我的钱每一元都要花在刀刃上。我只做资助困难学生这一件事。”

教育应该作坊还是大生产

    记者曾请徐小平到中国青年报喝咖啡。电梯从一楼到六楼,上来3个实习生,他们第一反应是震惊,然后目不转睛地盯着徐,激动,却一副不知如何表达的样子。他们一直将徐送进咖啡厅,徐小平说你们忙去吧,他们才不舍地离开。很明显,对有可能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报社老师,他们不会有这种表情。

    新东方创办后很久,都是作坊式的生产方式。这种精雕细琢的教育理念造成了偶像崇拜,俞敏洪、王强、徐小平三驾马车声名赫赫。而随着新东方做大,他们三人除了千人万人的讲座,已经脱离了教学第一线。

    过去只有几个学生,而现在有100万学生,规模化教育的烦恼产生。一些学生告诉记者,王强磁性的嗓音,如大江大河奔腾的朗诵令人痴狂,可现在,再也没有这样的课了。适合学生价位的口语班多是大班,几百人一拨轰,又没有王强这样的天才老师驾驭,“还不如去其他学校,小班效果更好”。

    徐小平的人生咨询业务要求是一对一的。而他不可能轮番面对成千上万的学生,而一些排不上队的大学生开始在徐的博客中表达不满。老徐每周两到三天接待学生,已经觉得精疲力尽,开始带徒弟培养助手。

    他很苦恼:我的咨询如何变成自来水?同学需要它就能出来解决问题。

    “我的定位是病理学家而不是医生,找到成功的病毒和挫折的抗体,去启发更多的人。”他认为仔细阅读他的书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但还是有学生不买账。

    “学生才不管你是不是上市公司,你教学质量高服务好能为他们提高成绩就选你。”俞敏洪说,如果股市跌到一块钱,我就是个穷光蛋。

    而当下,他必须珍惜融来的这一亿多美元的机会。

    他的方针是坚持主营业务整合外语市场,探索新的教育发展道路。但原则不能让英语考试培训无限扩张,而是要从进入其他的教育领域着手。他瞄准的是高职,无论是购买兼并还是自己白手起家,新东方都要一试身手。同时在非英语类认证如注册会计师、国家司法考试等考证培训方面全面开花。“要把全世界的钱拿来做好中国的教育。”俞敏洪解释,分红已经落伍,新东方在美国股市不会分红,“上市公司完全可以通过股票交易赚钱”。

    面对记者谁将是新东方新的三驾马车的提问,俞敏洪说:“一个学校的项目发展不能靠某一个人的魅力。新东方每个人都是天才人物,都是别人无法替代的。”回答滴水不漏,“群星灿烂”也是新东方近些年的策略。然而,俞承认,自己人文精神的确立是名师熏陶的结果。朱光潜、季羡林,这些大师在北大亲自授课,给了他人性的巨大感召。

    无论如何,教育互动式的规律会给迅速崛起的新东方挑战和考验,新东方吃饭的根本动摇了,股市就不那么可靠了,如何解决?是横在俞敏洪面前的新课题。

2006年10月19日《中国青年报》)


 

大学生求职与就业

公务员报考高热的背后

盛若蔚 


    备受瞩目的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报名,于1024日落下帷幕。目前,各招录机关正在抓紧时间对考生提交的报名信息进行最后审查。据初步预计,今年的参考人数与招考计划数的比例比去年(有51万人通过资格审查)略有增加。

  报考人数年年刷新

  报名首次全部在网上进行。最终的职位竞争比例要在考生缴费参考时才能明确

  10月金秋,天气渐寒,但人们报考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的热情却丝毫不减。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吸引了100万人报名,有51万人通过资格审查,最后录用10282人。最近,一项17330人参与的调查显示,73.6%的人表示愿意当公务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公务员考试奉为“中国第一考”,其竞争激烈程度和高考、司法考试相比毫不逊色。

  作为公务员法实施后进行的首次招考,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更带有某种标志意义。

  根据公务员法,今年的招考简章分为中央机关、中央直属机构、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四部分。据统计,今年虽然招录单位有所减少,但职位总数略有增加。去年97个单位共招录10282个职位,今年则有89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考12000余人。另外,今年还出现了一个显著变化:部分原来在中央国家机关序列的单位今年划入事业单位,比如国家统计局、地震局、气象局、银监会(局)、保监会(局)等此次都列在事业单位。首次列入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参与招考的银监会(局)、电监会(局)、保监会(局)3系统,总共招录600多人,吸引了大批考生报名参考。

  “这种变化就是执行公务员法规定的具体体现。”国家行政学院刘旭涛教授分析说。

  由于报考人数太多,公务员报名网站几乎“爆棚”,不得不在1016日下午到夜间暂停运转,进行系统维护。专家认为,现在的报名数字尚有很大“水分”,只能用作参考。2005年,通过资格审查的51万人,最后缴费参加考试的仅36.5万人。今年,由于报名全部在网上进行,使得报名更加便捷,但同时也带来了随意性。最终的职位竞争比例要在考生缴费参加考试时才能明确。

  对公务员报考火爆的情势,人事部公务员管理司负责人认为,推行考试录用制度的公平性提高、就业压力增大、公务员主管部门放宽了报考条件,部分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也纳入了此次招考范围,招录计划比去年增加了2000多人;此外,改进了网络报名系统,这些因素促使报考人数居高不下。

  职位报考冷热不均

  “温差”之大堪称近年来最高。对报考人数少、笔试后达不到面试比例职位的将公开调剂

  与往年相似,今年报考依然呈现出冷热不均的现象,但“温差”之大却堪称近年来最高。截止到102515时,本次报考最“炙手可热”的岗位,当属国家广电总局人事教育司干部人事管理一职:计划招录两人,已有8814人通过审查,供求比再创历史新高:14407。而中央办公厅秘书局的两个职位也闯过11200大关。

  另一方面,部分岗位门庭冷落,公安部居然在报名开始第四天只有一人通过审核,而地震局、气象局等传统“冷门”也乏人问津。

  刘旭涛分析说,职位报考人数冷热不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报考人数多的职位,主要原因是职位设置的资格条件较宽、限制条件少、门槛低。比如,广电总局人事司的职位,没有专业、政治面貌、户籍、工作经历、身份等限制,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均可报考,导致几千人竞争。而一些职位报考人数少,则主要是因为专业要求较为特殊或学历要求较高,社会上符合招考条件的人员较少,如公安部证券犯罪侦查局深圳分局的一个职位,要求金融学硕士学历、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还有身体等条件要求,符合条件的人员自然很少。当然,部分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也是原因之一。

  人事部公务员管理司负责人25日透露,对于报考人数较少、公共科目笔试后达不到面试比例的职位,公务员主管部门将按规定进行公开调剂,保证这些职位录用到合适人员。

  针对部分岗位报名人数不足现象,在报名开始后不久,一些招考单位不断降低门槛、放宽报名条件,报名人数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公务员招考将严格执行《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文件精神,继续提高录取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的比例。对于部分单位少数岗位报名资格作出调整,人事部公务员管理司负责人表示,这不会影响到整体报名工作,经过调整后的职位要求变化,也不会影响到有基层工作经历高校毕业生在录用计划总数中的比例。

  笔试考题尚未确定

  公务员笔试考题需要视当年考生报名情况而定,所谓网上叫卖笔试答案纯属骗局

  近些日子,有关公务员考试的各种消息越来越多。1017日,一条叫卖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答案的帖子出现在某门户网站的公务员招考论坛上,声称准确率在70%以上,可考后付款,一时引起考生议论纷纷。

  经验表明,公务员笔试考题需要视当年考生报名情况而定。由于招收的职位数目一定,试题难度与报考人数成正比。人事部公务员管理司负责人表示,在报名人数尚未最终确定时,考题是不会确定的,网上所谓的答案自然更是无稽之谈了。

  据人事部公务员管理司负责人透露,每年公务员笔试考题的出题人员都是从全国精选出来的,范围极小,包括专家学者、政府工作人员等相关专业人士,一旦受聘必须签订保密合同,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该负责人介绍:“我们在网络等公开媒体上还从没发现过他们发表的关于公务员考试的任何信息。”

  此外,有关部门还有相关机制保证考题万无一失,确保考试公平公正。比如,每年都要征得部分新题补充进入题库,并从题库中随机抽取不同难度考题,进行组合。同时,全面审慎进行“查重”工作,如果发现某道考题曾公开出现过,便会被“毙掉”。

  据记者最新了解,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组织人员进行紧张的出题前期准备,真正的考题特别是《申论》考题要到临考前夕才能最终确定。有关专家提醒广大考生,应当把精力放在认真备考上,不要听信谣言,以免受骗上当,造成不必要损失。

  报名已经结束,笔试即将开始。人事部公务员管理司负责人25日郑重承诺:公务员主管部门和招录机关将严格依法办事,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为广大考生提供好服务。同时,他也希望已经报名的考生准时参加报名确认,按规定和要求参加考试。

2006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


 

北京近期将举办15场高校毕业生专场双选会

  声    


    记者1018日从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获悉,近期在北京将有研究生专场、中关村企业、医药卫生行业等15场高校毕业生双选会先后隆重登场。

    据悉,这15场双选会包括:

    1019日,研究生专场双选会,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指会场地址,后同);

    1026日,中关村软件人才专场双选会,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

    112日,汽车、机电、化工类专场双选会,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

    119日,中关村企业专场双选会,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

    1116日,医药卫生、食品生化类专场双选会,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

112024日,2007届毕业生专场网上双选会,wwwbjbysnetcn

1123日,中关村企业专场双选会,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

    122日,电子信息类毕业生双选会,海淀展览馆;

    127日,中关村企业专场双选会,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

    1214日,旅游、饭店管理专场双选会,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

    121617日,毕业生与日资企业联谊会,北京香格里拉饭店;

    121822日,2007届毕业生专场网上双选会,wwwbjbysnetcn1221日,中关村企业专场双选会,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

    1223日,建筑类专场双选会,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

    1228日,财经金融类专场双选会,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

据介绍,2007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将达到20万人。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此次举办的所有场地招聘会,现场均为参会的毕业生提供免费的个性化就业指导和咨询服务。近期,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还将安排部分外省市进京专场招聘活动,详细信息大学生可随时关注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www .bjbys.net.cn)

2006年10月19日《中国青年报》)

   


 

高职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探讨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商亚平 赵金玉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基础。课程是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建设意义更为重大,它不仅涉及课程的整合、实践环节的加强、教学手段的改进等,还集中体现了课题组的整体教学水平,体现了团队的协作精神,代表了学校在这门课程上的综合教学实力。精品课程贵在“精”字上,体现在教学特色与质量上。通过精品课建设,可以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几年来精品课建设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高职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应该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课程本身的特点,才能特色鲜明。同时,精品课程的建设,还对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室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院的省级精品课《会计学原理》在几年的建设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一、充实教学内容,转变课程模式

  高职院校精品课建设的核心是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充实和完善。课程整合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高职教育和课程的特点设计教学内容,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调整课程内容,加大实践性教学比重,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要体现专业发展和优秀教改成果,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精品课建设要采用先进、灵活的模块式课程模式,根据需要可分为基础模块和附加模块或固定模块和活动模块等。如我院的省级精品课《会计学原理》就将课程内容分为了固定模块和活动模块两部分。固定模块又包括理论教学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理论教学模块的教学内容以应用为目的,基础理论知识要适度。实践教学模块以加强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目的,要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按目标要求进行考核。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内容相配套,形成完整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体系,既要为后续专业课程打好基础,又要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活动模块包括:一是新的政策、制度,观点和方法,如新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等,让学生能学到最新的知识;二是与专业和课程教育方面有关的内容,如会计机构的设置、职称的种类和级别等,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三是提高综合素质方面的内容,包括会计时事、人物、故事等;四是局部和整体相联系以及和其他课程相联系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形成整体的系统并灵活运用。

  二、明确教学目的,改进教学方法

  精品课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其关键是教学的组织与实施。首先,要编制符合高职特点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明确课程的总目标和子目标,提倡启发、讨论、模拟、案例、模块教学等多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会计学原理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要系统地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教学中既要体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又要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即学生不但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实际操作能力,还要为通过会计资格证书考试,为将来从事会计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理论教学是从讲好“总论”入手。在“总论”学习中,学生要先形成初步的框架印象,在内容结束时进行全面的概括性总结,从而能深刻理解、融会贯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固定模块与活动模块相结合,“边讲边练、讲练结合”,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为一体。同时,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要结合,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要结合。实践教学有安排在课内和课外的单元实训,这既有集中时间的综合实训,又有在模拟实训室的分岗位实训,还有在掌握手工记账程序的基础上所进行会计电算化的模拟实训。此外,学校还可以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这样就形成了讲授——分阶段练习——全过程模拟——实验室实训——专业实习相连接的、以培养动手能力为根本特点的课程体系。

  三、全方位的建设和改革是精品课程得以有效实施的保证

  1.加强教材建设和教学基本资料建设。高职教材既不能是本科教材的压缩,也不能是中专教材的升级,更不能是原专科教材的翻版,它的内容应该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能够与职业资格培训及岗位技能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去进行教材方面的建设和研究。为使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培训内容相适应,我们采用了自行开发公开出版的《会计学原理》教材,并以国家、省推荐的多本优秀教材作为参考教材。此外,有关教师编制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计划以及教学辅导资料等相关教学文件,健全了教学管理文件,完善了教学基本资料。

  2.完善实训室及实践基地建设。高职生是体能、技能与智能相结合的劳动者。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增强技能训练,建立起与课程相关的专业实训室。为了满足《会计学原理》的实践教学要求,我们建立了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室、电算化会计实训室、多媒体计算机房,并配备完整的办公设备和各种凭证、账簿、报表等模拟资料及记账工具,购入金蝶公司的财务软件和用友公司的ERP实训软件。同时,还和多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3.高素质、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精品课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在精品课建设中要规划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及梯队结构的培养和建设目标,并积极组织实施,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业务素质、科研能力以及教学和学术水平,进而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4.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和手段。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评价方式和手段,应以能充分反映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为主旨。理论评价既可采用常规的考试方式,也可采用考试与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实践环节评价应充分体现学生对基本技能的运用能力,可采用劳动部门考评、企业考评、教师考评“三结合”的考评方式。劳动部门考评侧重于职业技能鉴定,企业用人部门考评侧重于职业规程与职业素质评定,教师考评则通过答辩侧重于知识的应用能力,这三者的结合全面评价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职业素质。

  5.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精品课要求使用网络进行教学和管理,使各级精品课成为各个高校的共享资源,它需要使用先进的现代化手段。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可以将实训室建设成采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的基地;教学手段上,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丰富教学内容,增加信息量,激发学生的兴趣。此外,要把相关的课程标准、教案、习题、实训指导书、参考文献目录、网络课件和授课录像等放于网上,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

  四、带动学校其他方面的建设

  1.促进专业建设。精品课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通过职业岗位分析、课程整合、实训室及实践基地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其他课程建设,带动整个专业的建设。

  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精品课程要求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最终达到一流的教学效果。在精品课程建设中,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整合和完善、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手段的改进,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完备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善教学实训环境,进而成就课程讲授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学生通过学习,既能掌握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又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了理论和实践的较好统一。

  3.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在精品课程建设中,要加强教学计划、运行、督导的管理。教师要制订课程建设规划、教学进度计划、听课计划、观摩课计划和教研室活动计划等一系列计划;在教学运行过程中,要按照计划逐项落实,及时调整工作中的新问题;在教学监督和检查过程中,要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教师本人,并提出改进措施,促使管理的规范和完善。

  五、精品课程的后续建设

  精品课程贵在“精”字上,体现在特色上,但重要的是在建设上。一门精品课程的申报成功,并不意味着这门课程永远具备精品课程的条件,它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教育与职业》2006年21期)


 

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建设改革初探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刘安鑫


    一、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的现状分析

  我们对47所高职高专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师资来源及构成、课程设置、生源及素质、教学体制及学籍管理、毕业生状况等,通过走访、问卷、网上咨询等方式,做了深入调查和认真分析。

  1.师资队伍的现状分析。1)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专业教师比例较低,尤其近年由中专(技校)升格职业技术学院的高学历教师的比例更低。原因:一是由于高职高专工作环境、生活待遇不如本科院校和发达地区的企业,造成高学历教师“引不来”;二是由于教学任务繁重、限制青年教师报考研究生,在校教师学历“上不去”。(2)“双师型”教师比例过低。原因:一是大量从本科院校吸纳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从教,形成新教师、年轻教师比例过大;二是我国现行人事管理体制造成企业优秀人员很难调入高校从事教师工作;三是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市场营销专业人员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稳定地到学校兼职代课。 

  2.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经典课程开设比例较大,新兴课程及创新课程明显不足。如开设市场营销课程的学校占93%,而开设分销管理课和营销策划课的学校各占16%,开设创新营销课的仅占5%。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是教学管理人员观念滞后,对市场需求及新兴的专业技术了解不到位;二是学校缺乏讲授这些课程的教师。  

  3.学生来源及素质的现状分析。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来源:一是应届高中生,二是职业高中及中专学校的毕业生,三是社会青年或已经参加工作两三年的职工。近年来,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录取分数降低造成高职高专生源素质普遍有所下降。

  4.教学体制及学籍管理的现状分析。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还没有实行学分制,学制三年,学籍管理仍为传统式管理。个别省、市的高职高专院校已尝试放宽学生在校读书年限,有的已试行学分制。

  5.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分析。一方面,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在加大;另一方面,毕业生的正式就业签约率却不高,原因:一是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与本科毕业生相比,不仅在理论知识结构上不如本科生系统、全面,而且在实际工作能力以及适应工作的速度上也没有明显优势。二是毕业生的择业要求偏高。许多毕业生眼睛盯着工资高、福利待遇好的企业,而对民企、私企不大热心。

  二、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建设改革设想

  高职高专院校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坚持:按市场要求确定专业方向,按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确定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模式。

  (一)专业建设目标

  以培养高质量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专业建设目标。具体来说,是一条主线(以基本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两个重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三大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四大模块(经营、推销、策划、网络营销)、五项基本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信息资料库建设、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设)。

  (二)专业建设质量标准

  以毕业生是否受企业的欢迎以及他们在企业从事实际市场营销工作的能力为专业建设质量标准。具体要求是:(1)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勤恳踏实、易与人合作、安心在第一线工作。(2)有健全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体魄。(3)有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应具有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4)有较强的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经营、推销、管理、策划、网络营销等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5)具有一定的开拓创新能力。

  (三)专业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改革

  1.加强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学校要经常收集人才市场信息、分析人才市场需求、研究人才需求发展趋势;分析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的距离;研究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和本专业的改革思路,确定市场营销专业的市场定位,明确目标市场。

  2.强化市场需求与教学教改协调机制。为使教学工作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使市场需求与培养目标、培养手段一致,学校教务部门和系、部要通力协作,及时沟通,形成连贯通路;根据市场需求信息及时指导教学改革。

  3.建立依据市场需要进行教学检测的调整机制。评判专业建设、教学质量的好坏,都应以毕业生在社会上受到欢迎程度、到用人单位工作的应用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的高低和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高低来衡量。因此,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办)要根据学生就业情况,用人单位使用后的反映及时反馈给学校,以促进专业建设和改革。

  (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立“一条主线”、“两个重点”、“三大结构”、“四大模块”、“五项基本建设”为基本框架的培养模式。

   1.一条主线”。即以素质教育和技术应用能力为培养主线,主要抓住在校生的政治素质、文化业务素质、身心素质进行培养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同时,重点抓住学生技术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其择业、就业、创业能力。

   2.两个重点”。即理论教学重点和实践教学重点。理论教学的重点是:第一,形成特色鲜明的公共课程体系,除了对学生讲授教育部规定的政治理论课外,应加强法律课的教育。加强敬业爱岗、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实用性外语、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教育;第二,构建以模块为特征的课程体系,按实用性原则整合压缩部分理论内容,形成经营、推销、营销策划、网络营销四大模块课程体系。除此之外,要加大选修课数量,拓宽学生知识面。实践教学重点:一是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堂教学实训,分阶段实习、综合模拟实习、社会调研、毕业论文等;二是抓好基本能力实训,通过经营实习,职业技能实训,技能鉴定等,使学生达到从事该项职业的基本能力;三是抓好专业能力实训,通过专业课学习、阶段性专业实训,如市场调查、见习推销、营销策划、网上贸易模拟等,使学生达到从事该专业的技术应用能力;四是建立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

   3.三大结构”。即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通过构建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三大模块,形成学生的知识结构;通过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经营能力、管理能力、营销策划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形成学生的能力结构;通过对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文化业务素质、思想身心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形成学生教育的综合素质结构。

  4.“四大模块”。即“经营、推销、策划、网络营销”四大模块,相关课程设置都要围绕这“四大模块”进行。这四大模块基本涵盖了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所应掌握的业务知识。

  5.五项基本建设”。即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专业信息资料库建设、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设。

  (五)教学体制及学制、学籍管理改革

  高职高专应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要求及与之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评价体系,由过去的生产型(只管培养学生,不管就业难易)向营销型(以考虑毕业生“适销对路”为主)直至向效益型(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转变。要逐渐由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招生指标转变为向企业用人单位要订单、要指标,为企业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为此,高职高专学校应建立以有利于学生就业为中心的招生、教学、专业建设管理体制,要建立以用人单位、就业指导中心、教务督导等单位一体的教学评价体系。另外,应结合学分制实行“宽进严出”的教育管理体制,这不仅使学生在学习上有更大的自主权,能够充分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而且解决了一部分学生因交不起学费影响学业的问题。

  (六)师资队伍建设改革

  1.积极推行聘用制。高职高专学校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关于事业单位全面人事制度改革的大好时机,向工商企业招聘一部分既有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营销高手到学校专职或兼职授课。

  2.建立教师定期进修学习和到企业兼职锻炼的制度。培养“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高专师资队伍建设的中心。把教师送到国内外先进的高校进修学习,对没有市场营销实战经验的教师,有计划地安排到工商企业、策划公司、广告公司兼职锻炼。鼓励中青年教师在搞好专业教学、专业实践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全国的资格认证考试。特别是高级营销工程师、高级商务师、策划师等资格认证,形成“双师型”、“多师型”的教师队伍。  

  3.与企业组建校企合作的“咨询、策划、服务机构”。这既能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又能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七)专业课程设置及教材教法改革

  1.专业课程设置。高职高专学校既要开设一部分市场营销专业的理论性、实务性课程,又要结合学校特点有选择地开设一些与行业相关专业技术知识课程,还要开设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基本能力的课程。

  2.教材改革。高职高专学生所用的教材区别于本科教材,理论性内容应是简单的,应突出实用性。每隔三年就应根据社会发展、知识更新情况,鼓励教师与工商企业有经验的人员合编实务教材或讲义。

3.教法改革。高职高专学校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技能实务为中心,开展案例教学、讨论教学、模拟教学、场景教学、研究性教学、学习型组织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新兴教学方法。要从过去注重学,逐步过渡到注重问,启发学生多思考、多问、多动手、多参加社会实践。

  (八)校内模拟实验基地与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改革

  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性教学、实习。在实习时要掌握“行业变量”和“岗位变量”的特点。要多介绍一些不同的行业、不同岗位的知识,要让学生实习的行业、岗位宽泛一些,以便学生毕业择业时路子更宽些。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以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尽快进入角色,能够较早独当一面,减少企业人力培训成本。

  要实现上述设想,高职高专学校市场营销专业,一是必须建立校内的“模拟实验基地”。诸如:商务谈判模拟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网络营销模拟实验室、物流配送、结算控制模拟实验室等。二是必须在校外与工商企业合建“校外实践基地”。如营销策划公司、广告创意公司、物资代理公司等。让学生不仅在学期内根据教学计划参加实践性教学与实习,还要让他们在假期内充分利用“校内模拟实验基地”与“校外实践基地”展开实训实习,从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教育与职业》2006年21期)

 

兄弟高职学院有益经验

 

崇尚职业道德  重视技术伦理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培养人文素质的实践与体会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潘璋德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的岗位在企业。这些年轻人源源不断走进企业,成长进步,是今后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企业是否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还比较弱,企业家素质、员工素质总体水平是重要制约因素。对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有新的思维,适应新的要求,即在人才培养上不仅仅关注学生的职业技能,更要注重人文修养的提高。

  现阶段高职新生中独生子女多,高考末批录取的比例大。他们中的多数人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有挫折感,人文教育方面有许多课要补。如果将高等职业教育搞成一种急功近利的职业工具训练,既不符合学生个人的发展需求,也不符合企业的长远发展。高职毕业生在思想、情感、人格等方面应该是健全的。未来的企业家和员工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健全的人格、足够的智慧,才能使企业保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才能建立起创新精神和能力。因此,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育人方面有着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之不可推卸的神圣职责。

  台州职技学院注重强化人文素质教育,首先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做起。新生一进校就让他们知道,选择接受职业技术教育,选择去企业也是人生发展的一条光明之路。鼓励每位新生都争做人格健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学校请来校内外的专家、学者组成“职业生涯导师团”,帮助学生制定一份从进校到毕业的成才计划。学校还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比赛,将此项目列入在校生课外实践必修内容。

  我们还注意发挥课堂与校园这两个人文教育的主战场,开发出具有高职特色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成立了人文社科部和体艺部,统一研究、规划全校的人文教育。宣传部、团委、学生处主要负责第二课堂的工作。学院组织编写了38万字的《高职学生人文修养》读本,内容涵盖爱国、道德、审美、艺术、事业、礼仪、生活、安全等八个篇章,并编入课程,列入教学计划。

  人文教育需要优良的人文环境。我们在教工队伍建设中提出“工作讲规矩、人格讲平等、生活讲和谐”的人际关系准则。强调干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把师德规范的要求融入到了教师岗位职责中。

  职业素质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点。人文教育必须在促进职业素质的提高方面有所体现。台州高职将中华传统文化、台州地域特色文化和现代高职教育价值取向相融合,凝炼成“砺志创业、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其中包括“奋发进取、求实创新”的校训,“敬业笃行”的校风,“诲人不倦”的教风,“学以致用”的学风等等。学校还组织编写《高职学生职业辅导》课程丛书,分《学业辅导》、《就业辅导》、《创业辅导》三册,发给新生,鼓励他们在校期间刻苦学习,练就真本领,培养创新潜质。

  从我们的调查看,企业对于员工在职业素养方面的要求,除了技能外最看重的是敬业精神、团队精神、责任心和继续学习的能力,而对于职业道德、技术伦理尚未引起普遍重视。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这一方面素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职业道德、技术伦理教育,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职教师在讲课时如何把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技术伦理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值得探讨得问题。如生化系教师在讲解制药技术的过程中,要求学生除了掌握过硬的操作技能外,是否还要教育学生要有对消费者的人文关怀,做出的产品更能有效地防病治病减少病人的痛苦,而不是仅仅为了追求利润?土木工程系在施工管理、市政工程等课程案例教学中,是否应组织学生讨论设计者、工程技术人员的社会责任与专业伦理,建设适于居民生活的城市和节能降耗、环境友好的建筑,而不是仅仅考虑利润最大化?计算机系在进行技术教育时是否应融合“不应用计算机伤害别人”等十条道德规范?这需要相关专家结合专业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等环节,把一系列有关技术伦理道德问题引入到教学中来,需要聘请科研机构、企业中的专家,研究介绍世界技术史上误用、滥用技术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或困扰,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组织的关注或兴趣。

2006年10月12日《中国教育报》)

 

关于高职院校文科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乔淑英  马立源   王丽君

    长期以来,高职文科类专业因为专业岗位的分散性、多样性等原因,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利用是实践教学中的难关。本文拟结合我院法律与公共管理系现有专业实训建设的现状谈谈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法律与公共管理系2005年招生专业有8个,分别是文秘、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物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司法助理和法律事务,虽然这些专业培养目标适用领域和行业差别很大,但都属于高职文科类专业,在职业岗位、专业发展建设和人才培养上有很多普遍性特点。比如:文科类专业实习及就业岗位分散流动性大、培养目标复合性要求高、毕业生专业适用面广等,这些特点决定了高职学生技能培养既要专又要有一定的弹性,教学中需要足够和有效的实训实习资源支撑其对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对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利用、开发、整合是实践教学研究的重中之重。

    一、法律与公共管理系现有实训资源建设和利用惰况

    最近两年,该系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应该说有突破,校内建有文秘、旅游与酒店管理、模拟法庭三个专业实训室,校外各专业都建立了三个以上的实训基地,具体情况如下。

    (一)校内实训室利用较充分

    现有三个实训室都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开展单项或综合实训项目,在实践教学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文秘专业教师结合《秘书实务》、《社交礼仪》、《文书档案》等课程,组织学生在专业实训室进行会务安排、来访接待、文书档案处理等技能训练;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采用边学边练的方式,手把手教学生摆台、作床、服务礼仪等基本职业技能;法律类专业结合《经济法》《刑事诉讼法》等课程案例,在模拟法庭组织学生现场“庭审”案件,通过仿真环境强化学生对实体法知识的掌握和程序法技能的训练。目前,以上几个实训室正依据需要对现有硬件和软件的功能进行整合开发,以便与其他专业资源共享。

    (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利用情况参差不齐

    旅游管理专业依托本地多家旅行社在课程实习、专业实习等校企合作方面有深度和广度;酒店管理专业连续几年与本地和大连、上海等城市的四星级以上酒店签订了实习协议并实施;物业管理专业借助行业协会搭桥与省会几家知名物业公司联系紧密,采用师生走出去和专家请进来的合作模式使用人单位和专业人才培养很好地对接。在实训基地实习使学生在真实职业环境里锻炼,职业技能提高快,走出校门实习更使学生视野开阔。这些实训基地对实践教学起到了很强的支撑作用。与以上专业比较,文秘类专业由于秘书职业岗位在单位的有限性和工作性质的保密要求,很难组织学生成规模、长时间到校外实习,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上,人力物力不能有效集中使用,因此校外实训基地资源建设和利用有待继续探索。

    二、对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

    (一)巩固与延伸并行

    现有实训基地立足省会、辐射全省和全国部分发达城市,合作有基础,运行良好。对这些基地应该巩固现有建设成果,在巩固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其功能和效能。

    l.在巩固基础上继续开拓

    旅游酒店类专业在2004年走出河北省,与大连和上海高星级酒店建立了长期实习合作关系,在高星级酒店里进行专业实习和技能培训的学生,视野开阔,专业技能过硬。在20052006年,该专业就业率最高,学生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旅游酒店类专业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巩固现有校外实训基地,同时继续开拓新的实训基地。2006年我们已经和北京的几家星级酒店取得联系,围绕奥运与一家酒店签下了订单培养协议。该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对其他专业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2.现有实训基地的功能延伸和效能提高

    物业管理专业现有实训基地都在省会,包括许多省会知名物业公司,占据地利优势。今后应在充分发挥实训基地作用上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比如:让学生在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集中实践教学任务之外,延伸开去,根据双方实际情况和意愿,把周末和假期利用起来。一部分学生假期自愿到物业公司帮忙增加行业经历,积累工作经验。学生展示了自己,企业也考察了学生。企业通过实训对学生有了极深的了解,留用表现好的学生,实现了实训与就业的接轨。这样实训基地的功用突破了时间限制,变短期为长期,效能提高。

    (二)校外与校内并重

    我们一直在努力做到最大限度地利用校外实训基地为教学服务。与此同时,各专业在充分利用和挖掘丰富的校内实习实训资源上也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2004级开始,秘书类专业的学生,课余时间在学院各部门进行办公助理实习。学生在实习中对各系部、处室办公室事务有了直接接触,对办公自动化设备进一步熟悉。

    学院拥有教工宿舍、学生公寓、食堂等物业管理专业实训资源。物业管理专业计划与后勤管理处共同制订方案,使学生参与到院物业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在物业档案管理、各类收费核算收缴等方面接触实际的物业公司日常业务,这样能使学生在校就成为“职业人”,就业后角色转换快速,职业适应性强。

    (三)实训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可以节约资金、避免重复建设,加快实训基地的发展。

    1.校内实训室资源共享

    在校内实训室资源共享上有两个层次。一是系内资源。比如秘书专业实训室可以同时成为物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的办公环境模拟区,只要把办公桌上的指示牌改动即可改变职业工作环境。二是校内资源。学院艺术系建筑装饰实训室、基础部电工实训室、外语系中旅营业部、经贸系ERP实训室等都和法律与公共管理系某些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训关系紧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利用这些资源节约人力物力,使用上也更快捷。

    2.校外实训基地资源共享

    我院各专业都建有校外实训基地,有很多基地长期合作,关系友好。文科类专业因为专业实习岗位的分散性,在学生实习实训教学安排上存在的困难,可以通过对校外实训基地资源共享解决。

    学院成立了实训基地管理中心,对学院各专业基地资源建立档案资料。安排专人对基地资源进行管理开发和统筹利用。文科类专业可以利用工科类专业的基地资源,比如秘书、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可以安排少量学生到制药厂、化工厂、建筑公司等单位的办公室和相关部门进行定期的实践教学。

    3.利用往届毕业生的单位资源

    我院为社会累计培养毕业生数万人,这些学生分布在全省各行各业,可以很好地利用他们的单位资源为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服务。具体操作是由原辅导员和任课教师联系,与毕业生所在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因为毕业生面广数多,即使部分可以利用也相当可观,可以成为文科实训基地建设资源不足的一个供给渠道。

    (四)共建与自建结合

    1.通过各专业与企业、兄弟院校的联系,多方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旺,招生火爆。但该专业实训室的设备和专业技术性强,财力投入大,学校单建实训室有一定难度。而该专业《物流机械设备与应用》、《物流运输技术与实务》、《仓储分配送技术与实务》等课程需要依赖实际的实训设备,学生才容易理解和掌握。在这个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上,我们采用校内外相结合的方式。例如:我校购置简单设备和流程软件,与石家庄几家大型超市合作有偿利用其叉车等设备,如此既节约了资金,又避免了设备的闲置。

    2.通过自己创办经济实体,建立“自主管理型”校外实训基地

    根据高职文科类专业的特点,法律与公共管理系相关专业拟组建经济实体,建立“自主管理型”校外实训基地。因为文科类专业主要是心智技能的培养,不一定要求有很多的设备和投资,风险较小。比如,物流管理专业师生可以组建小的配送公司承揽校内校外小型业务;旅游管理专业可以创造条件注册旅行社,利用假期等黄金时段使师生在真正的职业环境和经营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法律类专业可以创办一些咨询实体或小型律师事务所,师生学有所用,现场教学练兵。经济实体运行起来还可以为全系各专业师生加入提供机会,各自承担自己在实体中的专业任务,师生的综合能力在真实的实战演练中会有很大提升。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27期)

 

文本框: 论 文 索 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建立新型农民组织/ 于建嵘//农业经济导刊(京),2006.9.8~13

城镇化道路与新农村建设/ 谢扬//农业经济导刊(京),2006.9.17~18

人才培养与新农村建设的双赢之举——平谷区招聘大学生村委会主任助理的成功实践/ 李永明  于刚//北京农村经济(京),2006.9.17~18

驻村指导工作助推延庆县新农村建设/ 赵林华//北京农村经济(京),2006.9.4~6

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  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丁文强//北京农村经济(京),2006.9.31~33

新农村建设中非农建设用地制度改革探讨/ 方湖柳//农业经济问题(京),2006. 9.53~57

我国新农村建设问题讨论综述/ 王碧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京),2006.9.75~7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扶贫模式创新/ 郭晓鸣   丁延武//中国经贸导刊(京),2006.9.22~23

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 刘战平   蒋和平//农业现代化研究(长沙),2006.5.321~324

论新农村建设与农民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周发明//农业现代化研究(长沙),2006.5.349~352

新农村建设呼唤各类农业人才/ 郑学勤 信乃诠  唐启升  陈剑平   吴常信//“三农问题”研究(京),2006.9.50~52122

新农村建设需要各行各业加入进来——“新农村建设与社区公益项目实施论坛”发言摘编/ 柯炳生 //“三农问题”研究(京),2006.9.53~56

论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姜作培   费凡//“三农问题”研究(京),2006.9.99~103

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强大的农业科技支撑——与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对话/ 李力//“三农问题”研究(京),2006.9.159~16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江阴华西村的经验与启示/ 江苏省委宣传部“华西经验”课题组//“三农问题”研究(京),2006.9.187~190197

探索破解“三农”难题,努力服务新农村建设——西南大学科教扶贫“石柱模式”的启示/ 王小佳//“三农问题”研究(京),2006.9.191~193

发展经营型农业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王勇//“三农问题”研究(京),2006.9.93~98

新农村建设的东亚经验/ 周立//农业经济导刊(京),2006.9.152~154

 

农业经济

中国农业弱质性的依据、内涵和改变途径/ 高帆//农业经济导刊(京),2006.9.19~23

从“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两个趋向”的路径之中外比较/ 范毅//农业经济导刊(京),2006.9.24~27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调整研究/ 高峰  罗毅丹//农业经济导刊(京),2006.9.28~34

农业公共资源利用效率的度量与评价方法/ 刘一明//农业经济导刊(京),2006.9.44~47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制度分析与创新思考/ 李婷//农业经济导刊(京),2006.9.48~49

农村公共交通的投资与运行模式探索/ 楼苏萍//农业经济导刊(京),2006.9.55~61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与障碍的一种解释/ 程名望  //农业经济导刊(京),2006.9.62~72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韩俊  秦中春  张云华   罗丹//“三农问题”研究(京),2006.9.125~128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支持政策评价——九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调查要述/ 韩俊   秦中春   张云华   罗丹//“三农问题”研究(京),2006.9.129~132

保护、改革和发展京郊农村合作经济(下)/ 赵树枫//北京农村经济(京),2006.9.11~13

发展现代流通  竭诚服务“三农”/ 赵玉勇//北京农村经济(京),2006.9.29~30

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保证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史宗祥//北京农村经济(京),2006.9.33~35

发展?还是规范?(上)——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化发展研讨会综述/ 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农村经济(京),2006.9.7~10

农村改制后新增人口该不该有股份/ 马玉清//北京农村经济(京),2006.9.52~53

浙江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论和实践/ 童日辉//北京农村经济(京),2006.9.56~59

国外农民合作社的合作模式与治理结构(上)/ 杜吟棠//北京农村经济(京),2006.9.59~62

发展现代农业与龙头企业的历史责任/ 李炳坤//农业经济问题(京),2006.9.4~8

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课题组//农业经济问题(京),2006.9.9~12

农地征收宜秉持“全面开发权”论——关于农地征收“涨价归公”论、“涨价归私论”论与“私公兼顾”论的辩析/ 周诚//农业经济导刊(京),2006.9.3~4

农地征收的收益分配及博弈分析/ 李涛//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京),2006.9.61~64

外资并购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绩效研究/ ——来自张裕A的经验证据/ 潘勇辉//农业经济问题(京),2006.9.58~62

地理区位、交通基础设施与种植业结构调整研究/ 董晓霞//管理世界(京),2006.9.59~63

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条件与效果研究:以东北农村为例/ 刘凤芹//管理世界(京),2006.9.71~79

论科技进步与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 谭世明  汪建敏//农业现代化研究(长沙),2006.5.329~332

基于现代农业目标的农业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优势与有效组织/ 谭世明  汪建敏//农业现代化研究(长沙),2006.5.329~332

持续农业模式及其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影响/ 朱杰  王国栋//农业现代化研究(长沙),2006.5.340~344

 

      经济管理

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 何炼成//经济学动态(京),2006.9.38~40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与转型经济/ 田磊  杨拓//经济师(太原),2006.10.24~34

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研究文献综述/ 陈雨露  侯杰//理论经济学(京),2006.10.44~54

政府权力与民营经济演进路径/ 张耀伟//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京),2006.9.18~23

从转型对企业动力系统的影响看国有企业改革/ 田会//管理世界(京),2006.9.1~5

关于集团模式多元化经营的实证研究/ 肖星  王琨//管理世界(京),2006.9.80~86

企业绩效管理模式的选择逻辑/ 王海燕//管理世界(京),2006.9.94~100

对我国产业安全若干问题的看法/ 纪宝成  刘元春//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京),2006.9.5~11

中国国有企业发展前景——创新政治经济学视角/ 卢荻  黎贵才//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京),2006.9.12~17

国内组织设计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刘松博胡威//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京),2006.9.24~29

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纪要/ 张虹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京),2006.9.80

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考/ 方华//经济师(太原),2006.10.87~88

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路径评述/ 阮应国//经济学动态(京),2006.9.58~61

论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调整/ 彭兴韵//经济学动态(京),2006.9.14~21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现状及发展方向/ 邹群//经济师(太原),2006.10.44,46

基于价格竞争的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分析/ 李晓平//经济师(太原),2006.10.45~46

国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及其启示/ 杨海霞郑晓红//经济师(太原),2006.10.53~54

城市经营概念及其内涵刍议/ 全伟//经济师(太原),2006.10.92~93

“中关村指数”与高技术产业发展/ 尹建华  王兆华//经济管理(京),2006.19.12~17

 研发模式选择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一个研究综述/ 于成永  施建军//经济管理(京),2006.19.6~11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交易成败的影响因素/ 古继宝  张英//经济管理(京),2006.19.37~42

                                                                                                                                                                         

      市场营销

搜索营销:应对教育培训行业细分化趋势/ 康迪//市场营销(京),2006.10.6~7

戴尔直销模式面临转型困境/ 邓勇兵//市场营销(京),2006.10.8~9

基于MAS的营销自动化管理系统模型研究/ 宋琦//市场营销(京),2006.10.16~18

绿色农产品原产地效应与品牌策略初探/ 靳明 周亮亮//市场营销(京),2006.10.19~23

经销商如何管理产品群/ 张照//市场营销(京),2006.10.45~46

五谷道场:传承文化创新品牌/ 李芫//市场营销(京),2006.10.49~50

李宁VS耐克:中国功夫的较量/ 黄江伟//市场营销(京),2006.10.51~53

一切皆有可能——李宁集团品牌及营销策略分析/ 付诗//市场营销案例—渗透营销(京),2006.29~32                     

汽修行业报告/ 张晓磊//市场营销案例—渗透营销(京),2006.48~51

国外汽车营销流通的主要模式/ 宁庆宾//市场营销案例—渗透营销(京),2006.52~54

喜之郎的品牌扩张运动/ 李真//市场营销案例—渗透营销(京),2006.26~28

消费者考虑集构成——基于中国消费者的实证分析/王晓玉//经济管理(京),2006.19.56~58

用口碑营销提升企业营销竞争力/ 杨晓东于洪彦//经济管理(京),2006.19.59~61

双因素理论与善后性服务/ 韩秀景//经济管理(京),2006.19.62~64

特许经营中的信任、承诺与风险/ 肖怡//经济管理(京),2006.19.65~68

 

      国际贸易

全球服务贸易自由化态势研判——以多哈回合服务贸易谈判为视角/ 赵仁康//国际贸易问题(京),2006.9.125~128

中国现代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选择分析/ 雷兴长//中国经贸导刊(京),2006.17.40~41

我国文化产业如何走出去?/ 宋承敏//中国经贸导刊(京),2006.17.26~27

后过渡时期中国进出口的机遇与挑战/ 张燕生//中国对外贸易(京),2006.9.84~85

我国外贸长期顺差原因、影响和需要研究的课题/ 李健//中国对外贸易(京),2006.9.86~89

贸易自由化与劳工标准全球化/ 冯涛//外贸经济国际贸易(京),2006.9.21~24

国际贸易流量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新进展/ 吴丹//外贸经济国际贸易(京),2006.9.25~28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商品进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陈继勇   秦臻//外贸经济国际贸易(京),2006.9.38~44

外商投资方式变迁分析/ 张永军 //外贸经济国际贸易(京),2006.9.48~53

中国出口商品的地区结构分析/ 魏浩  马野青//外贸经济国际贸易(京),2006.9.54~62

中国出口贸易中的垂直专门化与中美贸易/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外贸经济国际贸易(京),2006.9.63~70

反倾销中的公共利益问题/ 舒凤梅//外贸经济国际贸易(京),2006.9.71~73

欧盟“非市场经济”的起源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杨仕辉   杨海艳//外贸经济国际贸易(京),2006.9.83~87

全球化视角下的中欧贸易争端及其博弈分析——以纺织品为例/ 李刚//外贸经济国际贸易(京),2006.9.88~92

欧盟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和对策分析/ 刘蕴莹  段平//经济师(太原),2006.10.110~111

 

      电子商务、电子政务

博客营销:国外企业出奇制胜的法宝/ 兰小媛//电子商务世界),2006.9.46~48

互联网的下一场风景/ 田旭//电子商务世界),2006.9.35~38

网上推销快行动/ 张卫东//电子商务世界(京),2006.9.50~51

对付网上诈骗全攻略/ 孤山一叶//电子商务世界(京),2006.9.54~55

策论C2C淘宝兵法/ 何龙//电子商务世界(京),2006.9.56~57                                                                                       

B2B支付——在线支付的蓝海/ 王遇舟//电子商务世界(京),2006.9.66

阿里买家的支付宝交易流程/ 贵妃//电子商务世界(京),2006.9.78~79

缝合ERP与电子商务  迎来电子商务2.0/ 胡坤//电子商务世界(京),2006.9.28~32

电子商务企业的筹资战略/ 李艳//经济师(太原),2006.8.159,162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之路/ 梁春晓//大众商务(京),2006.10.46

四问移动商务/ 艾瑞市场咨询//新经济导刊(京),2006.19.79~83

电子商务中的信息安全策略/ 孟国防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京),2006.10.59~61

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与对策/ 范敏//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京),2006.10.62~64

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工作发展趋势/ 吕欣//中国信息界(京),2006.18.12~16

关于EICTA欧盟电子政务产业界宣言/ 单志广  刘博   编译//中国信息界(京),2006.18.17~22

推进电子公文与信息交换系统应用/ 广州市政府政务信息中心//中国信息界(京),2006.18.23~24

农业科技教育视频点播系统/ 广东省高要市信息中心//中国信息界(京),2006.18.33~35

 

金融证券保险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资金配置功能分析/ 姚耀军//金融与保险(京),2006.9.52~55

江苏省农村民间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乔桂明//农业经济问题(京),2006.9.17~21

基于两期生命周期模型的农户金融行为的计量分析/ 李锐  项海容//管理世界(京),2006.9.33~37

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 张峥  徐信忠//管理世界(京),2006.9.155~167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现状评估与改革建议/ 纪敏//金融与保险(京)2006.9.159~164

银行业净利差的国际比较及对中国的实证分析/ 钟伟  沈闻一//管理世界(京),2006.9.26~32

从信用传导途径看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蒋满霖//金融与保险(京),2006.9.60~63

国有银行产权改革与效率:国外经验研究及启示/ 黄树青//金融与保险(京)2006.9.74~77

外资引进战略与中国银行业改革:效率与稳定的权衡/艾洪德  张羽//金融与保险(京)2006.9.78~85

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改革的现实选择/ 罗来军  //金融与保险(京)2006.9.86~90

银行卡定价理论的新发展——兼论对我国银行卡POS交易价格形成机制的启示/ 胥莉陈宏民//金融与保险(京)2006.9.105~110

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组合管理的实践与改进/ 周玮//中国金融(京),2006.19.34~37

我国上市公司选择可转换债券的融资偏好研究/ 张雪芳  何德旭//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京),2006.9.30~36

创业资本融资来源与投资特点的国际对比研究/ 王东静//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京),2006.9.44~48

资产证券化的空间变换及其信托交易结构/ 张超英//金融与保险(京)2006.9.149~154

发展我国银行保险业务的探讨/ 宿一凡  杜玉兰//经济师(太原),2006.10.256~257

银行保险发展模式探究/ 纪乃方  谭章禄陈思//新经济导刊(京),2006.19.91~94

我国寿险公司的增长方式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魏迎宁//金融与保险(京),2006.9.28~29

交强险之后的车险经营/ 王志勇  王志刚//金融与保险(京)2006.9.115~117

国际保险监管新框架与我国保险监管改进思路/ 章建伟   周宇梅//金融与保险(京)2006.9.122~124

国外保险电子商务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张敬林//金融与保险(京)2006.9.134~139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保险公司业务流程再造/ 李士金  王化峰//金融与保险(京)2006.9.140~142

 

      财务与会计

加快健全我国企业内控标准体系和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 王军//会计研究(京),2006.9.3~6

中国会计改革新形势下的准则理论实证研究及其展望/ 孙铮//会计研究(京),2006.9.15~22

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盈余报告差异及经济后果研究/ 姜国华  //会计研究(京),2006.9.27~34

新会计准则与财务决策论坛综述/ 吴珊//会计研究(京),2006.9.89~92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利润操纵的制约/ 何秀娥//财务与会计导刊(京),2006.10.9~10

利益相关者财务披露监管的分析框架与体制构造/ 王竹泉//会计研究(京),2006.9.35~41

国有上市公司部分民营化的经济后果——基于“武昌鱼”的案例分析/ 汤谷良   戴璐//会计研究(京),2006.9.48~55

网络财务报告:XBRL的理论基础研究/ 张天西//会计研究(京),2006.9.56~63

政府负债风险控制:影响政府会计改革的重要因素/ 刑俊英//会计研究(京),2006.9.64~68

我国政府会计模式构建过程中主体界定问题初探/ 叶龙  冯兆大//会计研究(京),2006.9.69~75

瑞士、意大利的政府会计改革及其借鉴/ 财政部会计司//会计研究(京),2006.9.76~81

会计估计与独立审计质量——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 刘勤  颜志元//会计研究(京),2006.9.82~88

关于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分析/ 颜永廷//财务与会计导刊(京),2006.10.14~16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昌容//财务与会计导刊(京),2006.10.17~18

中美股票期权会计计量方法探析/ 施宝林//财务与会计导刊(京),2006.10.76~77

 

      文秘与法律

浅谈会议主持词的写作/ 王立安//应用写作(长春),2006.10.14~15

试论领导讲话稿的写作要领/ 荣虹//应用写作(长春),2006.10.16~17

创业计划书的写作/ 蒋传红//应用写作(长春),2006.10.18~20

论涉外仲裁申请书的写作/ 杨其军//应用写作(长春),2006.10.21~23

怎样写好经验介绍材料/ 谢亦森//应用写作(长春),2006.10.45~47

秘书礼仪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 吴蕴慧//秘书(上海),2006.9.10~1125

复合公文的技术处理/ 何世荣//秘书(上海),2006.9.34,37

行政奖励(处分)决定的写作/ 唐岳//秘书(上海),2006.9.35~37

写好会议纪要的几点体会/ 薛艳丽//秘书(上海),2006.9.38,41

以科学发展观学习宪法/ 许崇德//法学(上海),2006.9.3~5

行政登记行为辨析/ 张弘  唐爱军//行政与法(长春),2006.9.85~87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之评析/ 侯宇//行政与法(长春),2006.9.88~90

劳动合同立法争论中需要澄清的几个基本问题/ 王全兴//法学(上海),2006.9.19~28

高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的合理定性与制度重构/ 贺日开//法学(上海),2006.9.40~46

分权与制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职能探析/ 洪学军//法学(上海),2006.9.154~158

宏观调控背景下房屋买卖纠纷若干法律问题辨析/ 茆荣华   洪波//法学(上海),2006.9.51~58

对金融业监管协调机制的一点看法/肖浦嵘//法学(上海),2006.9.159~160

WTO反补贴法律制度的演进思考/ 郭双焦//行政与法(长春),2006.9.52~54

论新《公司法》确立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 陈静波//行政与法(长春),2006.9.109~111

银行业关联交易法律监管问题研究/ 张洪飞//行政与法(长春),2006.9.114~115

改善我国刑法司法解释的新路径/ 夏勇//法学(上海),2006.9.59~66

法院成为刑事诉讼被告引发的思考/ 秦前红//法学(上海),2006.9.112~116

浅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影响/ 李颖//行政与法(长春),2006.9.79~81

协议管辖在互联网案件中的合理适用/ 李智//法学(上海),2006.9.105~111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 武正林  朱建国  张莉//教育与职业(京),2006.27.10~12

高职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几点尝试/ 庞丽萍//黑龙江生态职业学院学报(哈尔滨),2006.5.72~73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课程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王丽华//教育与职业(京),2006.27.86~87

高职教育考试改革探究——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考试改革为例/ 刘兰明   吕莲//教育与职业(京),2006.27.13~15

职业技能鉴定的目标管理及有效过程控制的实践研究/ 于建忠  顾红  彭芮//教育与职业(京),2006.27.15~17

论订单式培养模式中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 陈小波//教育与职业(京),2006.27.18~20

高职教育“2+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谢峰  邵兴忠//教育与职业(京),2006.27.21~22

试论高职院校的柔性管理/ 赵一标  单强//教育与职业(京),2006.27.28~30

浅谈高职英语师资培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李霞//教育与职业(京),2006.27.63~64

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王新刚//教育与职业(京),2006.27.168~169

国家重点课题“21世纪中国农民职业教育创新体系与施教模式研究”研究成果述评/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职业技术教育(京),2006.4.2~12

关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陈弘//职业技术教育(京),2006.4.42~43

论高职高专法学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建设/ 马品懿  //中国高教研究(京),2006.8.57~58

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学改革的研究/ 曹高菲//黑龙江生态职业学院学报(哈尔滨),2006.5.76~78

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探讨/ 段秀丽//黑龙江生态职业学院学报(哈尔滨),2006.5.97,99

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赵丽  王艳玲//黑龙江生态职业学院学报(哈尔滨),2006.5.98~99

高职能力本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与方法/ 陈丽能//中国高等教育(京),2006.18.53~54

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宋昇//经济师(太原),2006.10.150,152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营销专业学生岗位胜任力及其培养强化对策研究/ 裘冬梅//经济师(太原),2006.10.151~152

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吴志柳//经济师(太原),2006.10.154~155

论职业院校知识型员工的有效激励/ 刘凤姣//经济师(太原),2006.10.195,197

 

计算机科学

TreeView控件的配置及应用技巧/ 刘欣欣  管建和//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京),2006.10.8~11

纵横图VB编程实现/ 宋丽敏//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京),2006.10.12~16

Linux内核的管道与信号/ 徐炜//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京),2006.10.33~43

基于Web service的文件传输/ 吴晓春//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京),2006.10.55~60

基于Visual  Foxpro的服务器自动设置程序的实现/ 王永国//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京),2006.10.51~54

视频分享网站分析/ 灵界//互联网天地(京),2006.10.54~56

网上报名及考试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柯永振  靳辉  孙杰//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京),2006.10.136~138

基于JSP的高校师生互动平台的构建/ 彭海云   朱秀丽//计算机系统应用(京),2006.10.55~57

Microsoft   SQL   Server2000数据库系统设计优化/ 李增强   管文强  王海勇//计算机系统应用(京),2006.10.88~8934

Web应用系统测试的项目与方法/ 徐鹏民王海//计算机系统应用(京),2006.10.84~87

网络电子文档安全管理研究/ 綦科//计算机安全(京),2006.10.19~21

移动办公信息安全与对策/ 何祥勇//计算机安全(京),2006.10.74~76

电子商务安全审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张绪国   钟亦平   张世永//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京),2006.10.57~59

文本框: 新 书 通 告

中国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报告:问题·现状·挑战·对策

俊杰     张红    编著

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7

 

构建和谐:北京市建设和谐村镇新探

宋贵伦        主编

学习出版社, 2006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逐条适用解析

彭阳春          

法律出版社,2006.5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全国通用教材.2007:申论

本书编写组     

中国和平出版社,2006.10

 

公务员录用考试报考指南及面试技巧

程连昌       主编

中国人事出版社,2006.8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应试指导及模拟训练

程连昌       主编

中国人事出版社,2006.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参考

本书编写组     

红旗出版社,2006.5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制度变迁

何广文        等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11

 

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案例分析

何广文   郭沛     主编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9

 

城郊村:城市化背景下的村务管理调研

于洪生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2

 

组织经济学:经济学分析方法在组织管理上的应用

(荷)塞特斯·杜玛

(荷)海英·斯赖德   

华夏出版社,2006.1

 

旅游经济学

和军        主编

科学出版社,2005.9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陈兴中    方海川      汪明林  主编

科学出版社,2005.9

 

旅游市场营销

李肇荣   陈学清    张显春    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6

 

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

杨玲     杨树旺    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5

 

现代金融投资工具

王红征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0

 

网上支付与网上金融服务

张卓其     史明坤     编著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1重印

 

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研究

曹子娟        主编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1

 

Excel财务管理实例精讲

周宇玮        编著

科学出版社,2006.4重印

 

财务会计综合实训

王炜         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06.1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程

杨秀平        主编

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3

 

会计制度与经济发展:中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优化路径研究

周华    戴德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4

 

WTO《反倾销协定》研究

刘勇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9

 

企业信息化集成管理:理论与案例

傅湘玲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6

 

世界500强企业管理理念精选

邱庆剑        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4

 

法律和市场经济:法律经济学价值的重新诠释

(美)罗宾·保罗·马洛伊    

法律出版社, 2006.6重印

 

农村基层法律服务研究

傅郁林        主编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6.3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司法解释适用指南

《司法解释适用指南》编写组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6.4

 

校园安全必读法律法规汇编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6.1

 

企业常备法律全书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4

 

企业常用法律文书范本

孙林      马强      等编著

法律出版社,2006.6

国际贸易法律与实务

王追林        编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6

 

会计法规

杨欣          主编

科学出版社,2005.8

 

电子政务在企业中的应用

孙万军    黄通勤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

 

北京市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05

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北京市统计局           组织编写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6.5

 

电子商务实验实训

俞立平        主编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1重印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

张李义        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6

 

书刊编辑学

欧阳明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3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文件选编.2005

孟祥辉         主编

华艺出版社,2006.5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论

杨念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

 

高等职业教育综合实训典型方案

《高等职业教育综合实训课程开发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程组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实用金融英语函电写作

林礼汉    王永霞     陈明凤   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5

 

计算机专业英语实用教程

王德年   孙国菊    叶青       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

 

3ds   max  8基础与实例教程:职业版

郑庆龙   刘亚利      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7

 

视频编辑(After Effects平台)After Effects 6.0职业技能培训教程.视频编辑操作员级

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教材编写委员会     

中国林业出版社,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6.1

 

ASP网络编程技术与实例

胡标       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12